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一》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一》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

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鞞。

(0)
注释
萧萧:形容秋风吹过的声音。
古塞:古老的边关。
漠漠:形容广阔无垠。
秋云:秋天的云层。
黄鹄:大雁。
翅垂雨:翅膀上挂着雨滴。
苍鹰:老鹰。
饥啄泥:饥饿时寻找食物。
蓟门:古代边关名称。
汉将:汉代将领。
征西:向西出征。
书生:读书人。
衰:衰老。
鼓鞞:战鼓。
翻译
秋风瑟瑟的古战场显得寒冷,无边的秋云低垂沉闷。
黄鹄翅膀上挂着雨滴,饥饿的苍鹰在泥地里寻觅食物。
蓟门之外有谁从北方来,汉朝将领独自向西征战疆场。
没想到书生我,在垂暮之年却厌恶战鼓声响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萧瑟、战事频仍的氛围。"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压抑的情感气息,古塞即边塞之意,秋云低垂,给人以萧瑟孤寂之感。

接下来的"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则是通过对鸟类行径的描写,显示出一种荒凉与凶狠。黄鹄即白鹤,但此处用"黄"形容,或许是指其羽翼在阴霾天气中显得暗淡无光,而苍鹰因饥饿啄食泥土,表现出生存的艰难。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两句则直接切入战争主题。蓟门指边塞城门,北来者稀少,而南去者如汉将独自向西征战,反映了边疆地区的人员流失和战争的孤独感。

最后"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鞞"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无奈。书生指文人学士,而他们竟也要面对战乱之音,临衰即临近边塞,鼓鞞乃军中用以传令的器物,此处形容其声音令人厌倦,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的不满与哀叹。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动物行为以及战争氛围的描述,展示了一个边塞地区在战乱中的凄凉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陪刘学录岩壑之游次韵·其一

常欲从君一夜谭,自惭风骨带尘凡。

今朝款曲陪嘉话,更听松声出翠岩。

(0)

和泉州施通判·其二

清源古郡多堪纪,识远才雄有几人。

片善可为垂后训,搜罗诗景一时新。

(0)

和刘学录韵·其三

两堤已著金丝缕,平岸行看翠羽茵。

春昼渐长无一事,舣舟日日待诗人。

(0)

刺桐·其二

尽护绕城家,炎风盛际花。

漫天何所似,汉帜杂云霞。

(0)

大安院

诗人假榻古兰若,松风涧水相泠泠。

优婆塞倾椰子酒,须菩提讲莲花经。

龙形老树雨知翠,佛头高山云见青。

借问仙人渺何许,飞升一去三千龄。

(0)

南乡子·其二

潮落去帆收。沙涨江回旋作洲。

侧帽独行斜照里,飕飕。卷地风前更掉头。

语妙后难酬。回雁峰南未得秋。

唤取佳人听旧曲,休休。瘴雨无花孰与愁。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