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肯将同宝玉,喜欢应胜得王侯。
弄璋诗句多才思,愁杀无儿老邓攸。
爱惜肯将同宝玉,喜欢应胜得王侯。
弄璋诗句多才思,愁杀无儿老邓攸。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句和之(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和未来的珍视,以及对于才华横溢、希望得到重用的深切愿望。
“爱惜肯将同宝玉”,这句话显示出诗人对于孩子的珍贵之情,犹如爱惜宝玉一般。"喜欢应胜得王侯"则是对孩子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和地位表示赞赏和期待。这里的“王侯”代表着高官厚禄,是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最高荣誉。
接着,“弄璋诗句多才思”,这里的“弄璋”指的是古代文人在书房中摆放的一种玉石制品,常常用来比喻文学创作。而"诗句多才思"则表明孩子即便年幼,但已经显露出非凡的文学才华。
最后,“愁杀无儿老邓攸”,这句话却透露出一种对比的情感。这里的“邓攸”是一位古代人物,以才华横溢著称,但最终未能有子嗣,这里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没有孩子的悲哀,以及对于才华可能无人传承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既表现出对新生命的喜悦和希望,也流露出对无法传承才华的哀愁。白居易以其特有的细腻情感和深刻思想,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