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其一》
《秋日·其一》全文
明 / 戚继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经时谢客掩柴关,秋入江皋草色斑。

玉露凄清天宇迥,金风萧瑟洞云闲。

苍苍晚木群猿集,历历睛沙一鸟还。

偶上高楼意疏豁,山河极目转愁颜。

(0)
鉴赏

这首《秋日(其一)》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壮丽景象。诗中以“经时谢客掩柴关”开篇,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秋入江皋草色斑”一句,通过“秋”字点明季节,以“江皋草色斑”描绘出秋天特有的色彩斑斓之景,展现出大自然的丰富与美丽。

“玉露凄清天宇迥,金风萧瑟洞云闲”两句,运用了“玉露”和“金风”这两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分别代表了秋季的露水和微风,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清冷,以及天空的辽阔与云朵的悠闲。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状态。

“苍苍晚木群猿集,历历睛沙一鸟还”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晚木之上,群猿聚集,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生机;而远处的晴沙上,一只孤鸟归巢,又给人以孤独与思乡之感。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秋日傍晚的宁静与生机。

最后,“偶上高楼意疏豁,山河极目转愁颜”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后的复杂心情。在广阔的山河面前,诗人的心胸似乎变得开阔,但同时,面对自然的壮丽与自己的渺小,内心的忧愁也随之而来。这一转折,不仅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秋日(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思想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朝代:明   字:元敬   号:南塘   籍贯:山东登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送俞少司空赴召

莺求高树有新声,吹起残花弄晓晴。

春水欲平桃叶渡,冬卿初别石头城。

魏牟江上心能远,显父壶中酒正清。

台沼百年馀武烈,秖应前席问苍生。

(0)

试六馆诸生喜而有作

夙正衣冠坐讲堂,载歌棫朴兴洋洋。

碧梧日上群英合,丹桂风行六馆凉。

野马荡回周礼乐,春蚕缫就汉文章。

陶镕自愧浑无术,校阅宁辞累日忙。

(0)

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还颇有赋咏而亡其稿追忆仅得此下十章·其九次乌江

慷慨虞歌阕,峥嵘汉业成。

乌江元入海,亭长谩多情。

义帝今安在,韩生已就烹。

拔山如可恃,无处着天明。

(0)

送三弟东归·其二

东篱秋菊试新黄,江岸蒹葭未著霜。

路入故乡三百里,遥看雁影落横塘。

(0)

题王宝扇

寒梅无意斗春妍,吟到逋翁觉已烦。

谁道暗香疏影外,劳君又著五千言。

(0)

元宵三首·其二

莫道君门万里赊,君心如烛照民家。

瑶笙夜启千门月,火树晴连万井花。

凤阙上临珠斗近,鳌峰高碍彩云斜。

轻烟试看归何处,化作天边五色霞。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