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薄媚摘遍.重九登九仙山和张屴崱韵》
《薄媚摘遍.重九登九仙山和张屴崱韵》全文
宋 / 赵以夫   形式: 词  词牌: 薄媚摘遍

桂香消,梧影瘦,黄菊迷深院。

倚西风,看落日,长江东去如练。

先生底事,有赋飘然。刚到为田园。

独醒何为,持杯自劝。未能免。休把茱萸吟玩。

但管年年健。千古事、几凭阑。吾生早、九十强半。

欢娱终日,富贵何时,一笑醉乡宽。

倒载归来,回廊月满。

(0)
注释
消:消失, 消散。
瘦:稀疏, 瘦长。
迷:深深吸引, 迷惑。
倚:依靠。
练:白绸, 比喻江水清澈。
赋:诗篇, 文章。
田园:乡村生活。
独醒:清醒孤独。
茱萸:植物名, 秋季佩带以避邪。
年年:每年。
凭阑:靠着栏杆, 观望。
强半:超过一半。
欢娱:欢乐, 快乐。
富贵:富裕, 权贵。
一笑:微笑, 笑容。
倒载:醉酒后行走不稳。
回廊:走廊, 回环的走道。
月满:月光充足。
翻译
桂花香气消散,梧桐影子稀疏,菊花盛开在深深的庭院。
倚靠秋风,观赏落日余晖,长江如同白练向东流去。
先生为何,突然写下飘逸的诗篇?是为了田园生活而归。
独自清醒又为何,只能举杯自斟自酌,无法避免忧愁。别再吟诵茱萸了。
只求每年健康,千百年的事情,又有多少是在栏杆边感叹。我的人生已过九十多岁。
每日欢乐,富贵何时能来,一笑便在醉乡中找到宽慰。
喝醉后倒在路上,归来时月光洒满回廊。
鉴赏

这首宋词《薄媚·摘遍》是赵以夫的作品,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赏景的情境。开篇通过“桂香消,梧影瘦,黄菊迷深院”的描绘,展现了秋意浓厚、菊花盛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倚西风,看落日,长江东去如练”描绘了词人独自倚风赏景,感叹时光流逝,江水如练,寓含着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先生底事,有赋飘然”表达了词人超脱世俗的文人情怀,他选择归隐田园,享受清闲生活。“独醒何为,持杯自劝”则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自我慰藉,借酒浇愁,寻求心灵的解脱。

“未能免。休把茱萸吟玩”一句,词人提醒自己不必过于沉溺于节日的习俗,而应专注于健康长寿。“但管年年健”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注重身体健康,淡泊名利。“千古事、几凭阑”进一步强调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词人早知人生短暂,却依然乐观面对。

最后,“吾生早、九十强半”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年龄的自嘲,但也透露出豁达的人生态度。他享受当下,纵情欢乐,即使富贵未至,也能在醉乡中找到宽慰。结尾“倒载归来,回廊月满”描绘了词人醉后归家,月光洒满回廊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闲适。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融入了词人的生活哲学和情感体验,展现出宋词的婉约与深沉。

作者介绍

赵以夫
朝代:宋   字:用父   号:虚斋   籍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生辰:1189-1256

赵以夫(1189-1256),字用父,号虚斋,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猜你喜欢

和李克约东皋杂兴四首·其三

闭户拙于公是非,似与江湖踪迹稀。

酒中从令客骂坐,爨下却念儿啼饥。

松江之鲈固可食,沙苑有鸟宜高飞。

干戈满地正如此,万水千山何处归。

(0)

题王氏三芗图

春风桃李花,秋雨梧桐树。

人心自悲喜,草木那知故。

三香各根柢,气色偶一类。

凄凉冰雪魂,夐绝霜月趣。

人惟知其然,遂有兄弟喻。

花岂识友于,人自生好恶。

吾闻登徒子,好色耽伛偻。

又闻海上翁,逐臭慕腥腐。

世人溺嗜好,颠倒死不悟。

君今眷兹香,志意实清苦。

流芳当无穷,万古复万古。

(0)

秋兴三首·其三

封豕长蛇夜透关,满城兵火照湖山。

生灵化作玄黄血,群盗争探赤白丸。

整整堂堂离复合,累累若若去无还。

捐躯锋镝樊参政,千载英风史册间。

(0)

寄括苍刘学录

我昔天台碧海东,识君豪气似元龙。

醉扶太乙青藜杖,啸倚皇华帢帻峰。

桂树小山怀旧隐,桃花流水记遗踪。

思君不见空回首,知在苍云第几重。

(0)

借漫兴一十五首·其十三

百亩新承溪上堰,年荒幸免为饥啼。

举家从此无忧色,却笑涪翁悯跛奚。

(0)

再次韵答海翁上人·其一

为爱石梁担负山,照心亭上久凭阑。

松篁不动云飞尽,清磬一声山月寒。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