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宫中标韵。天上人间一本。道号玉真妃。
字琼姬。我与花曾半面。流落天涯重见。
莫把玉箫吹。怕惊飞。
后土宫中标韵。天上人间一本。道号玉真妃。
字琼姬。我与花曾半面。流落天涯重见。
莫把玉箫吹。怕惊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昭君怨(其二)琼花》。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昭君与琼花之间关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王昭君的同情,以及对她遭遇的无奈感慨。
“后土宫中标韵”一句,设置了一个神秘而又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景,通过“标韵”二字,可以想象到一种超凡脱俗的音乐或声音艺术。在这个环境中,诗人提出了“天上人间一本”,这不仅仅是对音乐的赞美,更蕴含了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
“道号玉真妃”、“字琼姬”则直接点明了诗中人物的身份,王昭君以其出众的才艺和美丽的容貌被选入宫廷,成为汉成帝的皇后。这里的“玉真妃”和“琼姬”,不仅是对她地位的指代,也映射出了她的高贵与纯洁。
“我与花曾半面”、“流落天涯重见”,则透露出昭君对于自己被迫远嫁胡地、与汉朝断绝联系的无奈和哀怨。这里的“我与花曾半面”,可以理解为昭君在某种程度上与那琼花有着不解之缘,可能是因为同样都是皇帝的宠爱,也可能是在异乡飘零的孤独感受中找到的一丝慰藉。随后的“流落天涯重见”,则表达了昭君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力回天和对琼花再次相遇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莫把玉箫吹”、“怕惊飞”,通过描绘诗人不愿意用玉箫吹奏,生怕惊扰到那易逝而去的美好瞬间,表现了对美好的珍惜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无奈。这里的“玉箫”和“惊飞”,都是超凡脱俗的意象,不仅仅是现实中的事物,而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诗人内心对于永恒与消逝的深刻感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昭君故事的艺术再现,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美好时光易逝的哀愁。诗中充满了古典美学的意境和文化内涵,是一首集哲理与情感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