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影笼烟小阁明,侍儿初掠晓妆成。
画楼何处又歌声。
故掩珠帘惊燕燕,戏抛红豆打莺莺。
晚来独傍落花行。
日影笼烟小阁明,侍儿初掠晓妆成。
画楼何处又歌声。
故掩珠帘惊燕燕,戏抛红豆打莺莺。
晚来独傍落花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清晨的画面。"日影笼烟小阁明",通过"日影"和"烟"的交织,展现出晨曦微明时分,闺阁内朦胧而宁静的氛围。"侍儿初掠晓妆成",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侍女为女子梳妆的情景,暗示着主人公的慵懒与闺中生活的闲适。
"画楼何处又歌声",此处的"画楼"与"歌声"形成对比,远处传来的歌声增添了闺中的寂寥与春情,也透露出主人公对远方或未知世界的想象与向往。
"故掩珠帘惊燕燕,戏抛红豆打莺莺",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动态画面,女子故意遮挡珠帘以躲避飞燕,又以嬉戏的方式向莺莺投掷红豆,展现了她内心的微妙情感,可能是对爱情的期待,也可能是对青春年华的留恋。
最后,"晚来独傍落花行",傍晚时分,女子独自在落花中漫步,更显孤独与哀愁,寓言了春光易逝,佳人无伴的感伤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女子的一天生活,流露出淡淡的忧郁与春闺的寂寞,展现了尤侗独特的艺术风格。
麒麟阁上十一人,斯人瑞世真麒麟。
云台功臣二十八,中兴事业争嶙峋。
或在生前或死后,藉藉声名自不朽。
不知当时画者谁,似此画者当好手。
古今何代无人材,翕霍变化俱尘埃。
岂是画师好手不复遇,岂是世无麟阁与云台。
虎头燕颔今已矣,婢膝奴颜当愧死。
江湖人物何渺然,子当为我走访山林隐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