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见江湖面,便生霄汉心。
此心固未稳,有病莫能任。
岂惟吾身病,心亦久清阴。
未须论世事,归去亦自针。
每见江湖面,便生霄汉心。
此心固未稳,有病莫能任。
岂惟吾身病,心亦久清阴。
未须论世事,归去亦自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湖与霄汉的深刻情感对比,以及内心的复杂状态。首句“每见江湖面,便生霄汉心”描绘了诗人每当看到广阔的江湖时,心中便会涌起对高远天空的向往,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感。接着,“此心固未稳,有病莫能任”则揭示了这种向往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某种难以承受的压力。
“岂惟吾身病,心亦久清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世界的描绘,指出不仅身体可能有病痛,心灵也长期处于一种阴郁的状态之中。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可能包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
最后,“未须论世事,归去亦自针”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不必过多关注外界的纷扰,选择回归自我,通过内心的调适来寻求平静。这种思想倾向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和自然生活的一种追求,以及在复杂社会中保持独立人格和内心宁静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在社会变迁中的个体意识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