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时短袖怯风寒,春以为期秋未还。
苦语经年浑不记,穷愁到处漫相关。
路从驿底一双堠,家在江南第一山。
人事不应频错迕,速寻樽酒为开颜。
去时短袖怯风寒,春以为期秋未还。
苦语经年浑不记,穷愁到处漫相关。
路从驿底一双堠,家在江南第一山。
人事不应频错迕,速寻樽酒为开颜。
这首诗《欲出京寄稚子》是宋代诗人张扩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离别之际对子女的深深挂念与不舍。
首句“去时短袖怯风寒”,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离别时的场景,诗人穿着单薄的衣裳,面对寒冷的天气,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也暗示了内心的脆弱与不安。
接着,“春以为期秋未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失望。他以春天作为归期的约定,然而秋天已至,却仍未见归期,这种情感的落差,加深了离别的痛苦。
“苦语经年浑不记,穷愁到处漫相关”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即使一年过去了,那些离别的苦涩话语仍难以忘怀;无论走到哪里,贫穷与忧愁总是相伴左右,无处不在。这里不仅体现了生活的艰辛,更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路从驿底一双堠,家在江南第一山”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景象,每经过一个驿站,心中就多了一份对家的思念。而“家在江南第一山”则点明了家的方向,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最后,“人事不应频错迕,速寻樽酒为开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他认为人世间的变故不应频繁发生,希望尽快找到慰藉,用酒来驱散心中的愁云,重拾笑容。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渴望,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思念、希望等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不禁为之动容。
苏公旧堤东,增筑更千步。
右为萦回溪,夹以葱青树。
晴湖映碧山,诗客独多助。
醉乡赴新约,书痴悔前误。
况此好清明,酒果随意具。
向来计追欢,几为阴雨沮。
今者成清游,仍免俗子污。
斜阳不无情,似恋花柳住。
春光念报答,襞笺须好句。
此笔付此人,游客半鸳鹭。
李侯西州英,早著武士冠。
朅来淮上郡,鸡群见翠鸾。
清诗万卷馀,脱手走铜丸。
初听耳目醒,再读毛骨寒。
解榻一瓯茗,敢作粗官看。
今者连日语,衮衮为发难。
中年可堪别,别君倍悲酸。
书来有新句,政用驱愁端。
白龙天飞宜莫测,吴侬解数归消息。
年年青帝发生时,似妒园林春动色。
西山龙母诞弥月,归觐亲颜供子职。
寿觞琼醴俗共传,玉鳞素鬐谁所觌。
酸风鼓寒苦雾塞,行人缩头欲僵立。
蛟鼍冻蛰大水拔,更问娇红并眉白。
闭门三夜淙檐雨,起视溪流高数尺。
去年夏秋走祈禜,云电收藏日血赤。
农家倚锄望眼穿,白汗呀流地龟拆。
天可问,曷不遣,两龙此时会生日。
下帆同乌栖,挂帆逐鸡起。
但见芜湖月,耿夜清如水。
江左此壮县,我昔舟屡舣。
诸公各敬客,款曲岂今比。
酒杯惯邀留,妓围供燕喜。
流连动十日,挥扫或千纸。
旧游想如昨,故交今馀几。
逝者泉壤隔,存者参辰似。
浪凭楚些招,盍寄相思字。
可能唤巫阳,且欲托双鲤。
我从外朝来,崄峭相连接。
巉绝不可上,孰与西八叠。
车匪毛羽去,我岂猿猱捷。
一步九顿仆,陟起正岌嶪。
飞萝攀恐断,狠石高更蹑。
时方积雨后,没骭泥涉涉。
客居惯泽国,未到意先慑。
呀如敌场赴,隶卒不敢怯。
及此问次舍,犹觉口嚅嗫。
剪烛未渠寝,尚恐梦惊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