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同欧崙山廷评袁平洲光禄金我玄舍人朱仲修集梁舅氏祠部宅得陵字》
《七夕同欧崙山廷评袁平洲光禄金我玄舍人朱仲修集梁舅氏祠部宅得陵字》全文
明 / 黎邦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高斋犹复苦炎蒸,挥麈词人集五陵。

秋色暗零金掌露,月华清湛玉壶冰。

浪传织女河边渡,谁问仙槎海上乘。

取醉不知更漏永,松门归对一窗灯。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黎邦琰在梁舅氏祠部宅中与友人欢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夜晚的清凉与宁静。首句“高斋犹复苦炎蒸”点出夏日酷热,而“挥麈词人集五陵”则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聚集的场景,暗示了聚会的高雅与文采飞扬。接着,“秋色暗零金掌露,月华清湛玉壶冰”两句运用了秋色与月色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金掌露与玉壶冰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文人心境的契合。

“浪传织女河边渡,谁问仙槎海上乘”两句则借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和仙人乘槎的故事,表达了对爱情与理想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最后一句“取醉不知更漏永,松门归对一窗灯”描绘了聚会的热烈与尽兴,以及夜深人散后的孤独与静思,通过“一窗灯”的微弱光线,将情感推向深处,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夏日夜晚文人聚会的温馨与浪漫,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爱情和理想的深深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黎邦琰
朝代:明

黎邦琰,一作邦炎。字君华,号岱舆。从化人。民表长子。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官临川知县,历仕江西右参政。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致仕归。有《旅中稿》、《南秀堂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清雍正《从化县新志》卷三有传。
猜你喜欢

申谢经略安抚待制送酒之什

真茶窃所贪,薄酒亦云嗜。

况此两乘壶,旨哉出厅事。

歌美秦州半,樽罍更几倍。

元戎眷非一,于焉则有二。

癃老欲扶持,牢愁使破碎。

风雪客岁殚,无陨故园泪。

我实不能饮,自有愁常醉。

顾彼昔之人,何必陶阮类。

槌剑剧孟侠,文武卫公贵。

宜饮不饮者,我言尚何费。

顾分玉帐春,远以金壶致。

旧都新奏功,如花方高会。

(0)

闻富季申迁校书郎

小富秋来慰所望,青衫叙进校书郎。

相公勋业久弥著,孙子门阑渐有光。

莫话诗过已埋没,且非碗脱得分张。

白莲逋客独惆怅,泪尽西风归政堂。

(0)

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拜北京留台

门地何人论甲乙,碧梧丹凤重徘徊。

前时五相继三相,此日西台望北台。

器业云霄能我有,功名钟鼎待时来。

重言四海宫师德,季子白头谁识哉。

(0)

秋来

秋来颇自适,抚此清收时。

不假绝交论,聊吟招隐诗。

山阿新橡栗,朝廷旧皋夔。

早晚罢给散,恩偕雨露垂。

(0)

故资政殿学士特赠光禄大夫曾公挽辞二首·其一

选吏时无最,论兵世有书。

风神相门旧,胆气将坛初。

地轴尘埃转,天航津汉虚。

忠规子孙在,太史笔何如。

(0)

怀济北弟侄

久客思吾子,生涯滞故乡。

独携高士传,翻忆紫香囊。

合榻言犹在,同堂乐未央。

翩翩春草梦,随意绕池塘。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