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钱塘江》
《钱塘江》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凉丝疏柳条,秋满石阑桥。

吴越兴亡事,晨昏来去潮。

云开天日近,水接海山遥。

望到西陵渡,风帆影自飘。

(0)
注释
凉丝:微风。
疏柳条:稀疏的柳树。
秋满:充满秋天。
石阑桥:石桥。
吴越兴亡事:吴越地区的历史变迁。
晨昏:早晚。
来去潮:潮起潮落。
云开:云层散开。
天日近:太阳更近。
水接海山:水面连着远方的海山。
西陵渡:西陵渡口。
风帆影:船帆的影子。
自飘:随风飘动。
翻译
微风吹过稀疏的柳枝,秋天的气息充满石桥。
吴越地区的兴衰往事,如同早晚潮汐般涌来又退去。
云层散开,太阳更接近,水面连接着遥远的海山。
眺望西陵渡口,只见风中的船帆随波摇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钱塘江边的景象。开头“凉丝疏柳条,秋满石阑桥”两句,通过对柳条和石桥上落叶的细腻描写,传达了秋天的萧瑟气氛。"吴越兴亡事"一句,则点出了诗人心中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吴越是指古代的吴国和越国,这里的“兴亡”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接下来的"晨昏来去潮",则通过对潮汐变化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主题。"云开天日近,水接海山遥"两句,景象转换至广阔的自然风光中,展示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心境。

最后,“望到西陵渡,风帆影自飘”一句,则通过远眺西陵渡和飘逸的帆影,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历史沧桑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吴子夜四时懊歌·其七

避暑水亭中,紧下葳蕤锁。

夜短梦难成,日长愁杀我。

(0)

吴子夜四时懊歌·其二

妾忆初归日,栽桃碧沼旁。

君行不觉久,桃树出楼长。

(0)

吴子夜四时欢歌·其十一

摘药裹萤火,应手药先飞。

妾貌同衰叶,追思嫁日衣。

(0)

吴子夜四时欢歌·其五

竹箔罢春蚕,生丝作夏衫。

今年家计好,斗草剩宜男。

(0)

过务本乡

马首遍行务本乡,萧萧四野尽荒凉。

草根取作充肠物,木叶翻为适口粮。

百姓堪怜遭苦海,□官何敢望甘棠。

但期缓尔逃移计,寒谷回春仗彼苍。

(0)

题魁岩

高莫高于魁岩巅,萃皇茂树青草连。

书台土龙四从起,嶙峋石乳雪高悬。

探奇客去吾叔来,飞觞共对岩花妍。

披襟淌却人间暑,扪萝赤脚踏台烟。

我今看花游上林,长安早春先著鞭。

丈夫一行即万里,共醉岩石又何年。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