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即双九节,农历九月初九)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重阳菊委尘"写出了秋天的菊花已经被落叶掩埋,而"江边病起杖扶身"则表达了诗人因病在江边缓行,需要拄着手杖来支撑身体,反映出诗人的不佳健康状况和孤独凄凉的情怀。
"不知此日龙山会"一句中,“龙山”可能是指某个地点或聚会之所,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聚会的无知,也寓意着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一句"谁是风流落帽人"则是在询问在那样的场合中,哪位风度翩翩、潇洒的朋友可能忘记了头上的帽子,或许是在用这种形象来比喻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深邃的意境。
江南有奇士,英誉早飞腾。
未见心先契,相从气倍增。
时烦问字酒,屡共读书灯。
下榻延徐孺,同舟得李膺。
百年期永好,一旦失良朋。
稚子初何取,龙门亦许登。
流光疾于鸟,旧社冷如冰。
欲作千言诔,衰迟愧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