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江春色满官衙,三载笙歌拥绛纱。
词客多情怜玉树,将军清啸和金笳。
归心忽动秦淮水,去路遥攀大庾花。
尊酒河桥相送送,梦随鸿雁到天涯。
莞江春色满官衙,三载笙歌拥绛纱。
词客多情怜玉树,将军清啸和金笳。
归心忽动秦淮水,去路遥攀大庾花。
尊酒河桥相送送,梦随鸿雁到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官衙春日的繁华景象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联“莞江春色满官衙,三载笙歌拥绛纱”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官衙内春意盎然、乐声盈耳的场景,其中“满”字和“拥”字分别赋予了春色和乐声以充盈和簇拥的动态感,营造出一种热闹而温馨的氛围。
颔联“词客多情怜玉树,将军清啸和金笳”则转向对文人雅士和武将的描写,通过“怜”和“和”两个动词,表现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共鸣,同时也体现了不同身份人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颈联“归心忽动秦淮水,去路遥攀大庾花”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秦淮水和大庾花分别象征着离别与远方,而“忽动”和“遥攀”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对未来的憧憬。
尾联“尊酒河桥相送送,梦随鸿雁到天涯”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在河桥边,诗人与友人举杯相送,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而“梦随鸿雁到天涯”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友谊长存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哀愁,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西戎负固稽天诛,勇夫战死智士谟。
上人知白何为者,年少力壮逃浮屠。
自言平戎有古操,抱琴欲进为我娱。
我材不足置廊庙,力弱又不堪戈殳。
遭时有事独无用,偷安饱食与汝俱。
尔知平戎竞何事,自古无不由吾儒。
周宣六月伐猃狁,汉武五道征匈奴。
方叔召虎乃真将,卫青去病诚区区。
建功立业当盛日,后世称咏于诗书。
平生又欲慕贾谊,长缨直请系单于。
当衢理检四面启,有策不献空踟蹰。
惭君为我奏此曲,听之空使壮士吁。
推琴置酒恍若失,谁谓子琴能起予。
新花来远喜开封,呼酒看花兴未穷。
年少曾为洛阳客,眼明重见魏家红。
却思初赴青油幕,自笑今为白发翁。
西望无由陪胜赏,但吟佳句想芳丛。
清溪数点芙蓉雨,苹飙泛凉吟艗。
洗玉空明,浮珠沆瀣,人静籁沈波息。仙潢咫尺。
想翠宇琼楼,有人相忆。
天上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
此生此夜此景,自仙翁去后,清致谁识。
散发吟商,簪花弄水,谁伴凉宵横笛。流年暗惜。
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
法云古兰若,西走钱塘路。
帆影梅市桥,人语柯山聚。
吾家昔为邻,来往无晨暮。
十世三百年,散徙非复故。
修廊与广殿,亦已化烟雾。
经营久不倦,大体始略具。
钟鱼以时鸣,轩槛有幽趣。
中庭扫芜秽,断碣起颠仆。
老我绝世缘,随身惟两屦。
愿言治北窗,寂寞同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