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呀掠尽碧天寒。墨影满青山。
太和门外常相见,乌衣队争点朝班。
应笑西风哀雁,衔芦辛苦榆关。槎枒枯树倦飞还。
一幅画图间。谁怜羁旅金闺客,乌啼夜、归思阑珊。
借问几时头白,早看改了朱颜。
呀呀掠尽碧天寒。墨影满青山。
太和门外常相见,乌衣队争点朝班。
应笑西风哀雁,衔芦辛苦榆关。槎枒枯树倦飞还。
一幅画图间。谁怜羁旅金闺客,乌啼夜、归思阑珊。
借问几时头白,早看改了朱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寒空中,寒鸦振翅疾飞的画面。"呀呀掠尽碧天寒",以拟声词生动刻画了寒鸦在冷冽天空中翱翔的动态,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冷寂。"墨影满青山"则通过比喻,形容乌鸦的黑影映照在青翠的山峦上,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诗人进一步将视线转向太和门外,乌衣官员们忙碌地参与朝会,寒鸦与之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生的匆忙与自然的永恒。"哀雁衔芦辛苦榆关",借哀雁的形象表达了对边关征战者的同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槎枒枯树倦飞还",寒鸦归巢,如同倦怠的旅人渴望归家,而"一幅画图间"则将整个场景诗意化,如同一幅静谧的画卷。接下来,诗人抒发了自己作为远离家乡的游子,夜晚听到乌啼引发的思乡之情,"归思阑珊"四字,道出了无尽的乡愁。
最后两句"借问几时头白,早看改了朱颜",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感叹岁月无情,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漂泊,回到故乡,看到自己已不再是青春年少的模样。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尤侗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