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百琅玕接屋山,麦花淡白菜花班。
村园富贵谁消得,更看溪南墨牡丹。
十百琅玕接屋山,麦花淡白菜花班。
村园富贵谁消得,更看溪南墨牡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田园的画面,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十百琅玕接屋山"运用了比喻,将连绵的山峦比作排列整齐的琅玕(美玉),形象地表现出山势的秀美和村庄的宁静。"麦花淡白菜花班"则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田野,麦田里的白色麦花与菜地里的白花相互映衬,宛如斑驳的图案,富有生机。
诗人接着感慨"村园富贵谁消得",这里的"富贵"并非指物质财富,而是形容乡村景色的丰饶与美丽,然而这样的美景似乎无人能完全欣赏或消受。最后一句"更看溪南墨牡丹",以墨牡丹为点睛之笔,墨牡丹通常象征高雅和坚韧,诗人引导读者转向溪水南岸,那里可能有更加独特而引人注目的景致,暗示了乡村生活中的隐秘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感慨,表达了对乡村风光的赞美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与人情的深深眷恋。
天下稼轩,文章有弟,看来未迟。
正三齐盗起,两河民散,势倾似土,国泛如杯。
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
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离筵不用多悲。
唤红袖佳人分藕丝。
种黄柑千户,梅花万里,等闲游戏,毕竟男儿。
入幕来南,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
公馀且,画玉簪珠履,倩米元晖。
自注铜瓶,作梅花供,尊前数枝。
说边头旧话,人生消得,几番行役,问我何之。
小队红旗,黄金大印,直待封侯知几时。
杯行处,且淋漓一醉,明日东西。如椽健笔鸾飞。
还为写春风陌上词。
便平生豪气,销磨酒里,依然此乐,儿辈争知。
霜重貂裘,夜寒如水,饮到月斜犹未归。
仙山路,有笙簧度曲,声到琴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