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昔纷纷,风惊嵩少尘。
全家南渡远,旧友北来频。
罢酒松筠晚,赋诗杨柳春。
谁言今夜月,同是洛阳人。
战马昔纷纷,风惊嵩少尘。
全家南渡远,旧友北来频。
罢酒松筠晚,赋诗杨柳春。
谁言今夜月,同是洛阳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动荡、社会动乱的背景,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感到一份难得的喜悦。"战马昔纷纷,风惊嵩少尘"两句以激越的笔触勾勒出战事频仍、尘土飞扬的混乱场景,而"全家南渡远,旧友北来频"则表达了诗人家族南迁和老朋友不断到来的喜悦。
接下来的"罢酒松筠晚,赋诗杨柳春"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诗人在傍晚时分,结束了一场宴饮,用松树的枝条作为乐器,伴随着春天杨柳的景色,写下了自己的诗篇。
最后两句"谁言今夜月,同是洛阳人"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之下,即便是在战乱和流离失所中,能够与老朋友相聚,共同赏月,也是一种难得的情谊。这里的"谁言"并非真的在询问,而是表达一种惊喜和感慨,仿佛在说,即使是在这个动荡的夜晚,我们也能因为共享同一轮明月而感受到与洛阳城中其他人的深厚联系。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战争的混乱与个人生活的宁静、社会动乱与友情的温馨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复杂情感和生存态度。
天然标格自潇疏,底用松篁水月俱。
但是梅花皆可爱,何关东阁与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