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过湘渚,微凉满楚宫。
溅裙无限水,障袂几多风。
浪迹嫌萍实,尘劳笑菊丛。
气清防麝损,信密待鱼通。
游女歌争发,骚人思未穷。
休传江北意,月冷魏池空。
暮雨过湘渚,微凉满楚宫。
溅裙无限水,障袂几多风。
浪迹嫌萍实,尘劳笑菊丛。
气清防麝损,信密待鱼通。
游女歌争发,骚人思未穷。
休传江北意,月冷魏池空。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雨后之景。开篇“暮雨过湘渚,微凉满楚宫”两句,通过对雨后的微凉气氛和楚国古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而清冷的意境。接下来的“溅裙无限水,障袂几多风”则是从人物动作上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其中“溅裙”“障袂”皆为女子在雨中行走时衣物所受潮湿和风的形象描写。
诗人随后笔锋一转,通过“浪迹嫌萍实,尘劳笑菊丛”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超脱之情感。其中“浪迹”指的是流传下来的足迹,“萍实”则是水草丛生的比喻,用以形容世事无常;而“尘劳”和“菊丛”则象征着尘世的烦恼与自然界的纯净。
紧接着,诗人写道:“气清防麝损,信密待鱼通。”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清新的空气与易受伤害的麝香,表达了保持内心清新而不被外界所污染的愿望。同时,“信密”和“鱼通”则表现出诗人期待着与知己的心灵沟通。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游女歌争发,骚人思未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尽追求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怀旧之情。而“休传江北意,月冷魏池空”则是在告诫不要将这种情感传播至遥远的地方,而是让其停留在一个宁静而孤独的夜晚,伴随着清凉的月光和空旷的古池。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对尘世烦恼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内在情感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