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洛阳八节滩,未至一舍闻惊湍。
生绡六幅谁所画,入眼能令三伏寒。
又不见桐庐七里濑,溅雪跳珠舞澎湃。
羊裘老子去千年,绝世孤风凛如在。
杜陵之孙今胜流,飘然不必事远游。
结茆古寺听松吹,坐擅洛水桐江秋。
放翁百念俱已矣,独有好奇心未死。
约君少待秋月明,抱琴来宿写滩声。
君不见洛阳八节滩,未至一舍闻惊湍。
生绡六幅谁所画,入眼能令三伏寒。
又不见桐庐七里濑,溅雪跳珠舞澎湃。
羊裘老子去千年,绝世孤风凛如在。
杜陵之孙今胜流,飘然不必事远游。
结茆古寺听松吹,坐擅洛水桐江秋。
放翁百念俱已矣,独有好奇心未死。
约君少待秋月明,抱琴来宿写滩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题为《杜敬叔寓僧舍开轩松下以虚濑名之来求诗》。诗中,诗人通过对洛阳八节滩和桐庐七里濑的描绘,展现了两处山水的壮丽与激流的震撼,将读者带入了如画的意境之中。诗人提到“羊裘老子”(指隐士)虽已逝去千年,但其遗风犹存,令人敬仰。
接着,诗人将话题转向现实,杜陵之孙(暗指杜敬叔)虽然身处僧舍,却有超脱世俗的雅趣,选择在古寺聆听松涛,享受洛水与桐江的秋意。诗人自比为放翁,虽然人生多有感慨,但对自然美景的好奇心依旧不减,邀请友人共赏秋月,以琴声记录下滩声的韵律。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深沉,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陆游诗歌中的山水情怀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