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滹沱河》
《渡滹沱河》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硬将脚力当双戨,出没苍烟信马驮。

时值冬初风渐?,望穷天末雁频过。

为防石截难移趾,愁见津迷且细哦。

霍霍水声争上下,也知旧事几销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凌义渠在冬季初至,风起云涌之际,独自一人渡过滹沱河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的坚韧与思考。

首句“硬将脚力当双戨”,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徒步渡河的艰难与决心,仿佛将双脚之力比作双桨,强调了行动的不易和意志的坚定。接着,“出没苍烟信马驮”一句,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苍茫烟雾中的景象,马匹似乎成了他的伙伴,共同穿越这未知的旅程,营造了一种孤独而壮阔的氛围。

“时值冬初风渐?,望穷天末雁频过。”描述了季节更迭,初冬的风开始吹起,天空尽头雁群频繁飞过,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随季节波动,对远方的向往与对过往的回忆交织在一起。

“为防石截难移趾,愁见津迷且细哦。”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面对可能的困难与挑战时的谨慎与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探索未知、不畏艰难的精神。这里的“津迷”既指渡口的迷茫,也暗喻人生的迷茫与选择的艰难。

最后,“霍霍水声争上下,也知旧事几销磨。”以水声的动态对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水声的“争上下”寓意着时间的不断流动,而“旧事几销磨”则暗示了时光的无情,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忘或消失。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渡河的场景,更蕴含了对自然、人生、时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考与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满江红.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

曾在西泠,徐稚下、陈蕃之榻。

记当日、湖山浓淡,宾徒杂沓。

夜雨对眠灵隐寺,春帆竞掠雷峰塔。

几何时、云水竟飘然、携瓢衲。室有妇,机声匝。

塾有子,书声答。喜鸿妻操作,龙驹蹙踏。

设帨九天喧管籥,称觞七郡倾壶榼。

正中秋、月照浙江潮,银光合。

(0)

塞翁吟.秋日过竹枝庵访灵机上人不遇与寒松上人茗谈

出郭秋光好,黄叶飒沓霜空。筱径织,石泉通。

漱碎玉淙淙。三生堂后名僧至,乘兴杖笠过从。

拟问取,寺门松。可仍旧如龙。桥东。

谁延伫,虎溪三笑,逢相识、庐山远公。

说晓起、秋山有信,趣昨夜、出岫闲云,仍返山中。

姑留软语,饱看禅窗,瘦槲枯枫。

(0)

天仙子.书周我成先生旅叹赋后.先生少年时曾赴马贵阳之宴,酒酣骂座,竟以此贾门户祸

辇上列侯开夜宴,年少挥鞭奔赤电。

酒酣夺得紫檀槽,褰绣幔,人惊散。

裂却当筵丞相面。

门户凋残风物换,白发渐离谁作伴。

荒江破屋谱牢愁,游侠传,无家叹。

月底栖乌声历乱。

(0)

河传.豆荚

陇上。晓莺低唱。豆荚初娇。小姬一色绿裙腰。

迢迢幂野桥。悲歌杨恽家居久。三杯后。

惯种南山豆。豆花棚下月毵毵。溪南闲寻渔叟谈。

(0)

城头月.月下

冰轮偏向城头挂,河汉寥寥夜。

一片关山,千秋楚汉,万帐更齐打。

何如移向东湖舍,照豆棚瓜架。

草响溪桥,水明山店,儿女追凉话。

(0)

疏影

瀛山老屋,有古柯繁蕊,当夏芬郁。

懊恼花开,虚度今年,春华不驻轮辐。

闲身得遂园林愿,又苦被、沈痾拘束。

想插天、几树垂垂,点缀小山岩谷。

隔水问行望远,俄惊半壁里,堆紫攒绿。

晓散馀霞,气候清和,步障如张西蜀。

恐他片片随流去,早画出、生绡横幅。

倘有人、问迹探奇,不用更拖筇竹。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