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传.豆荚》
《河传.豆荚》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河传

陇上。晓莺低唱。豆荚初娇。小姬一色绿裙腰。

迢迢幂野桥。悲歌杨恽家居久。三杯后。

惯种南山豆。豆花棚下月毵毵。溪南闲寻渔叟谈。

(0)
鉴赏

这首《河传·豆荚》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词中以“陇上”开篇,点明了地点为广阔的田野,清晨的黄莺低吟浅唱,营造出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豆荚初娇”,细腻地描绘了豆荚在晨光中的娇嫩与生机,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充满了生命力。

“小姬一色绿裙腰”,通过一位穿着绿色裙子的小女子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色彩和活力,同时也暗示了劳作与生活的和谐共存。随后,“迢迢幂野桥”,描绘了远处田野上的桥梁,与前文的“陇上”相呼应,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

“悲歌杨恽家居久”,借用历史人物杨恽的故事,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远离尘嚣的追求。这里的“悲歌”并非真正的悲伤,而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接下来,“三杯后。惯种南山豆”,描述了农人在酒后的轻松状态中继续劳作的情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最后,“豆花棚下月毵毵。溪南闲寻渔叟谈”,将画面拉近,描绘了豆花盛开的棚下,月光如丝般细长,与溪南的渔翁交谈的场景。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河传·豆荚》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中国古代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人们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与尊重。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长至日张景唐少尉以所著地理辨正再疏见示,为题册首

五色云光久黯然,玉函空叹失家传。

喜逢剥复循环日,快读阴阳相宅篇。

上古龟龙亡秘谶,中原蛟蜃遍腥涎。

抗怀欲说全球势,两运同交待十年。

(0)

颐山农部为作朝台吊古图于箑并题一律,次韵答之

岭南雄直气,老笔未曾颓。

台榭冷秋色,江山沈霸才。

树从秦代古,花是汉时栽。

落日此舒写,萧萧风雨来。

(0)

题刘生廉让居图·其一

一角青山世外天,家邻让水与廉泉。

不妨向帝夸臣宅,身是南朝范柏年。

(0)

题张仙根历代宫闱杂事诗卷·其三

燕瘦环肥笔底来,重翻古案隶新裁。

玉钩斜畔香魂笑,又费人间点鬼才。

(0)

游罗浮·其十二

非石亦非木,非青亦非绿。

山中铜龙鱼,云是稚川畜。

东坡昔时见,鱼一而龙六。

何时益八龙,灵怪惊俗目。

嗟哉古铜仙,化身同一哭。

南汉昔铸时,铜光九天烛。

不知谁负去,得毋见可欲。

惟有金佛身,至今守群秃。

趺坐金莲花,冷阅人世速。

明月飞上天,慎哉保尔独。

(0)

虫豸诗八首·其四蛆

一死成水仙,谁知孙登假?

趑趄复趑趄,妄梦得天下。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