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妆束,森森剑气。不逡巡、首途迢递。
晓角吟风,看依旧、乌蛮新髻。魏城边、戟门开未?
封疆何幸,安危全系。怪峨眉、瞥然能此。
漳水铜台,惹千古、茫茫清泪。渺愁吟、碧天无际。
盈盈妆束,森森剑气。不逡巡、首途迢递。
晓角吟风,看依旧、乌蛮新髻。魏城边、戟门开未?
封疆何幸,安危全系。怪峨眉、瞥然能此。
漳水铜台,惹千古、茫茫清泪。渺愁吟、碧天无际。
这首诗《解佩令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历史厚重感的画面。
首句“盈盈妆束,森森剑气”以“盈盈”形容女子的装扮优雅,而“森森剑气”则暗示着一种刚毅与力量的存在,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不逡巡、首途迢递”描绘了女子踏上远行之路的情景,虽路途遥远,但并未犹豫,展现了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晓角吟风,看依旧、乌蛮新髻”中,“晓角吟风”象征着清晨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乌蛮新髻”则可能是指女子的发型或装饰,暗示着她对传统与新潮的融合。这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女子的独特魅力和时代背景。
“魏城边、戟门开未?封疆何幸,安危全系。”这里运用了魏城的典故,表达了对边疆安全的关切,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
“怪峨眉、瞥然能此。漳水铜台,惹千古、茫茫清泪。”峨眉山的壮丽景色与漳水铜台的历史遗迹,引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这句中的“清泪”不仅指泪水,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英雄事迹的敬仰与哀思。
“渺愁吟、碧天无际。”结尾处,诗人将思绪放飞至无垠的碧空,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