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烟生两岸,江潦夺浮沙。
矮屋编泥竹,虚檐覆水瓜。
波回渔艇疾,风引寨旗斜。
蚬子迎船市,村醪莫肯赊。
人烟生两岸,江潦夺浮沙。
矮屋编泥竹,虚檐覆水瓜。
波回渔艇疾,风引寨旗斜。
蚬子迎船市,村醪莫肯赊。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三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边两岸的人烟与自然景观,以及渔民的生活状态。
首句“人烟生两岸”,开篇即点出江边的村落与人群,生活气息浓厚。接着“江潦夺浮沙”一句,描绘了江水冲刷河床,带走浮沙的动态景象,展现出江水的壮阔与力量。
“矮屋编泥竹,虚檐覆水瓜”两句,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江边人家的居住环境,竹屋低矮,屋檐倾斜,水瓜覆盖其上,既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也透露出生活的朴素与和谐。
“波回渔艇疾,风引寨旗斜”描绘了江面上的渔舟与风中的寨旗,波浪回旋间,渔舟快速行驶,寨旗在风中斜扬,动静结合,充满生机与活力。
最后,“蚬子迎船市,村醪莫肯赊”两句,通过集市上的小海鲜和村民自制的酒,展现了江边小镇的日常交易与淳朴民风。蚬子(一种小型贝类)在船上售卖,而村醪(乡村自酿的酒)虽好,却难以赊欠,体现了当地经济的简单与纯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辽时昔有国,凭陵我中华。
中华岂无人,豢养如龙蛇。
噬肤尚靡顾,称谓殊等差。
皮币岁不足,视之若尘沙。
峨峨大宁城,萧后之所家。
晚节秽中冓,牝鸡鸣日车。
秦国乃犹子,贵宠莫与加。
作嫔帝王室,而乃事毗耶。
范钟创塔寺,祝寿期无涯。
迨今四百秋,变灭随云霞。
碑文蚀土翳,隧道生蓬麻。
万室无一廛,安能恤其他。
空馀坏雉堞,日夕啼寒鸦。
仰怀庆历间,踯躅以兴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