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远朝市,韶光更可人。泛烟笼绝岸。
眠柳瞰长津。圯小通千里,峰遥列四邻。
王孙游不倦,骝足遍红尘。
旷野远朝市,韶光更可人。泛烟笼绝岸。
眠柳瞰长津。圯小通千里,峰遥列四邻。
王孙游不倦,骝足遍红尘。
这首《春郊》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郊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旷野与城市相隔,春光独好,烟雾缭绕,柳树轻摇,小径蜿蜒,群峰环绕的画面。
首句“旷野远朝市,韶光更可人”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间,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宁静之地,感受春天特有的温暖与生机。接着,“泛烟笼绝岸,眠柳瞰长津”两句,通过烟雾笼罩的岸边与静卧的柳树俯瞰长河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宁静与美丽。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烟雾的朦胧与柳树的静谧形成对比,长河的延伸则赋予画面以深远感。
“圯小通千里,峰遥列四邻”则展现了道路虽小却能通达远方,群山连绵,仿佛是四周的屏障,既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壮阔,也寓意着人生的广阔与可能。最后,“王孙游不倦,骝足遍红尘”以“王孙”自比,表达了诗人对春游的喜爱与不舍,即使在繁华的尘世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热爱。
整体而言,《春郊》不仅是一幅美丽的春日郊野画卷,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五朝寿俊,算生平占得、淳熙四四。
三万六千三万了,剩有一千饶底。
三百年间,和风丽日,几个能销此。
约山山笑,先生不负山矣。
今岁甲子重阳,待重数,五百十三甲子。
吟万首诗更自和,岁岁寿诗自喜。
若比潞公,如今年纪,犹是平章事。
先生抚掌,问他闲日能几。
朱顶字,八十正平头。添作八千秋。
无能也自收郿坞,到今恨不贬潮州。
看几人,炎又冷,老还羞。也不学、太公忙把火。
也不学、申公轮转磨。休莫莫,莫休休。
小迟授业何曾吃,更迟食乳不须愁。
且从容,某水钓,某丘游。
赤壁之游乐。但古今、风清月白,更无坡作。
矫首中洲公何许,共我横江孤鹤。
把手笑、孙刘寂寞。
颇有使君如今否,看青山、似我多前却。
几见我、伴清酌。江心旧岂非城郭。
抚千年、桑田海水,神游非昨。
对影三人成六客,更倚归舟夜泊。
尚听得、江城愁角。
渺渺美人兮南浦,耿余怀、感泪伤离索。
天正北,绕飞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