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润衣裾夕露沾,悬崖一水散疏帘。
精庐隐约青山下,缥缈飞甍出画檐。
云润衣裾夕露沾,悬崖一水散疏帘。
精庐隐约青山下,缥缈飞甍出画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句,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活生生的山水图。
"云润衣裾夕露沾" 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山间清晨时分,轻柔的云雾如同润湿了衣服一般,而晚上初降的露珠又悄然滋润着每一寸衣衫。这不仅描绘出自然界水汽氤氲的景象,也传递了一种淡雅、清新之感。
"悬崖一水散疏帘" 这句,则以悬崖上的溪流为画面焦点,溪水如同轻纱一般,从高处缓缓而下,形成了一道自然的屏障。这不仅是对山中瀑布壮观的一种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精庐隐约青山下" 一句,通过“精庐”一词,可以想见到一处幽静而精致的小屋,它藏匿在翠绿如洗的群山之下。这里的“隐约”二字,更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安详的氛围,让人不禁想要探寻这所谓的“精庐”,感受那里的宁静与美好。
"缥缈飞甍出画檐" 这句中,“缥缈”一词,常用以形容长而细,如同云端或雾气一般,而这里用来形容屋檐下的瓦脊,它们如同轻柔的线条,在空中的某个角落悄然飞扬。"出画檐"则是指这些细腻之物超出了画面的限制,似乎在告诉读者,这里描绘的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情感的流露。
总体来说,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致刻画,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情怀。它既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