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岩观瀑水简沈庄仲三首·其一》
《西岩观瀑水简沈庄仲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学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云润衣裾夕露沾,悬崖一水散疏帘。

精庐隐约青山下,缥缈飞甍出画檐。

(0)
翻译
傍晚时分,云雾润湿了衣襟,沾染了夕阳下的露珠。
山崖边,一条水流如同薄纱般洒在稀疏的帘幕上。
注释
云润:形容云雾湿润。
衣裾:衣服的边缘,这里指人的衣裳。
夕露:傍晚的露水。
悬崖:高而陡峭的山崖。
一水:一股水流。
散疏帘:洒落在稀疏的帘子上。
精庐:精致的小屋,通常指僧人修行的地方。
隐约:模糊不清,若隐若现。
青山:青翠的山峰。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飞甍:高耸的屋脊,形容屋顶翘起。
出画檐:超出画一般的屋檐,形容景色优美。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句,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活生生的山水图。

"云润衣裾夕露沾" 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山间清晨时分,轻柔的云雾如同润湿了衣服一般,而晚上初降的露珠又悄然滋润着每一寸衣衫。这不仅描绘出自然界水汽氤氲的景象,也传递了一种淡雅、清新之感。

"悬崖一水散疏帘" 这句,则以悬崖上的溪流为画面焦点,溪水如同轻纱一般,从高处缓缓而下,形成了一道自然的屏障。这不仅是对山中瀑布壮观的一种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精庐隐约青山下" 一句,通过“精庐”一词,可以想见到一处幽静而精致的小屋,它藏匿在翠绿如洗的群山之下。这里的“隐约”二字,更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安详的氛围,让人不禁想要探寻这所谓的“精庐”,感受那里的宁静与美好。

"缥缈飞甍出画檐" 这句中,“缥缈”一词,常用以形容长而细,如同云端或雾气一般,而这里用来形容屋檐下的瓦脊,它们如同轻柔的线条,在空中的某个角落悄然飞扬。"出画檐"则是指这些细腻之物超出了画面的限制,似乎在告诉读者,这里描绘的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情感的流露。

总体来说,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致刻画,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情怀。它既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刘学箕

刘学箕
朝代:宋   字:习之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