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岭霜高,乡心正郁陶。
龟逢贺监解,琴向子期操。
雁语连归路,猿啼近客舠。
谁知老缝掖,还有赠绨袍。
九月岭霜高,乡心正郁陶。
龟逢贺监解,琴向子期操。
雁语连归路,猿啼近客舠。
谁知老缝掖,还有赠绨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故土的深切思念。首联“九月岭霜高,乡心正郁陶”,以九月霜降的季节特征开篇,点明时间背景,同时通过“乡心”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乡之情。接下来的“龟逢贺监解,琴向子期操”两句,运用典故,以龟遇贺知章解壳重生,琴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象征着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内心仍怀有希望与期待,寻找心灵的慰藉。
“雁语连归路,猿啼近客舠”则通过雁鸣和猿啼这两种自然界的声响,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而思乡的情绪。大雁南飞,似乎在呼唤着归家的路,而猿猴的啼声,则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凉,仿佛是对远方客居者的哀叹。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其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谁知老缝掖,还有赠绨袍”一句,以古代士大夫的服饰“缝掖”和“绨袍”为喻,表达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长,但仍有人情温暖,有人愿意给予关怀和帮助。这一句既是对友人或家乡亲人的深情呼唤,也是对人间温情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典故运用,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思乡情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渴望。
赫赫我文皇,恢恢庙算长。
定鼎凭天险,因山作地藏。
三泉疏雁海,万壑转龙荒。
云结苍梧色,峰成金粟冈。
寝园驯象守,松柏孝乌翔。
清跸传虚谷,灵旗隐洞房。
遗弓仙驭远,上食穗帷张。
臣生良已晚,幸此拜冠裳。
楣间揭宝翰,床上横玉琴。
对客未成弄,令人先敛襟。
地位近彤邸,门径幽且深。
瑶草露盈砌,琪花香满林。
应知月明夜,时有鸾凤吟。
我来偶相访,帘垂昼沈沈。
为鼓一再行,宛见名轩心。
灵飙度馀韵,祥烟散微阴。
气和体自适,神静心愈钦。
曲终莫敢问,讶是钧天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