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其二》
《山居·其二》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高居若天外,茅屋不劳扃。

避石松形古,当泉竹脚青。

虫声秋入户,山色晚宜亭。

更自闻寒籁,林僧夜教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句“高居若天外,茅屋不劳扃”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居环境的超脱与自由,仿佛远离尘世,连门都不需要关闭。接着,“避石松形古,当泉竹脚青”两句,通过“避石”和“当泉”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山中松树的古老形态和竹子在泉水边生长的生动景象,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

“虫声秋入户,山色晚宜亭”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静谧与和谐,秋日的虫鸣似乎直接进入了屋内,而傍晚的山色则与亭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最后,“更自闻寒籁,林僧夜教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音的敏感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能听到林间的低语,仿佛是林中僧侣在夜晚教授佛经,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寄题王珉中玉通判梦山堂

青山甚不远,每因尘事疏。

百念搅胸次,岂知山有无。

君无适俗韵,常似山中居。

出处本无二,梦觉固不殊。

不知此山堂,始性从何途。

未尝走道路,亦不用舟车。

溪流与山色,相对若有馀。

此地甚闲旷,如君心地初。

行云映远树,中有此田庐。

如今遂安处,始验实不虚。

得非神所相,无乃道力扶。

亲朋在左右,不待折简呼。

往来一笑乐,胜有十轮朱。

何须从范子,辛苦泛五湖。

亦不学泪溺,远去斯人徒。

从容万事表,在我不在渠。

欣然理前梦,已胜在华胥。

(0)

和汪教授

羡君须作缘坡竹,饱饭我诗声彻屋。

闭门不出动经旬,坐看禅房花柳簇。

却记冰霜动地时,半夜小园风折木。

一尊相对任浊清,三径闲行漫松菊。

长篇短句动盈轴,想像清香有馀馥。

问君何以得此妙,未润只缘山有玉。

我穷犹敢和君诗,不留和气满脐腹。

搜寻险韵少工夫,敢与诸公斗迟速。

(0)

赠魏邦达张彦素

公更深居我更衰,山林膏壤偶同时。

两年疾病略相似,二老风流应自知。

苦学养生犹有累,不知闲过是无为。

初冬寄远无他物,半夜才成一首诗。

(0)

戒杀八首·其八

虎狼非不仁,天机使之然。

蛇虺肆百毒,此亦受之天。

愿君勿憎怒,悯此心谬用。

仁气苟薰蒸,终皆变麟凤。

(0)

寄题曾黄州重修睡足斋

云涛际天江北路,郡古人稀春欲暮。

平生想像睡足庵,颇见王杜安身处。

十年兵火庵已坏,草莽连岗穴狐兔。

使君初来席未暖,重就新斋立窗户。

疏疏脩竹带泉石,历历幽光点烟雾。

竹楼月波不寂寞,雪堂东坡复共住。

昔者同遭盗贼扰,今者定蒙神物护。

使君忘言坐搔首,抖擞衣襟脱巾履。

下帘高枕百吏散,一任江头风断渡。

会思王杜与新诗,梦里相逢得奇句。

(0)

赠友

子来已冬深,仅得数夕款。

寒窗听谈道,未厌白日短。

从来不饮酒,万事付茗碗。

别去今几日,荒阶月犹满。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