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后微径循涧阿,石厂出林如补陀。
嵌空钟乳作诸相,岩顶倒挂交松萝。
斗泉淙淙逗岩腹,傅会龙尾无乃讹?
华严安禅有常处,南下一洞檐嵯峨。
对楼山绿泛茗碗,坐久恐放桑榆过。
道逢异香出僧院,天女捧玉疑相魔。
空山春归剩自赏,奈此半霎销魂何!
寺后微径循涧阿,石厂出林如补陀。
嵌空钟乳作诸相,岩顶倒挂交松萝。
斗泉淙淙逗岩腹,傅会龙尾无乃讹?
华严安禅有常处,南下一洞檐嵯峨。
对楼山绿泛茗碗,坐久恐放桑榆过。
道逢异香出僧院,天女捧玉疑相魔。
空山春归剩自赏,奈此半霎销魂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一斗泉与华严洞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开篇“寺后微径循涧阿”,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沿着溪流延伸至幽静的山谷之中。接着,“石厂出林如补陀”一句,将石厂比作补陀山,形象地展现了石厂的壮观与神秘。
“嵌空钟乳作诸相,岩顶倒挂交松萝”描绘了洞穴内部钟乳石形成的奇异景观,以及岩石顶部倒挂的松树与藤蔓交织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随后,“斗泉淙淙逗岩腹”则描绘了泉水从岩石深处潺潺流出的情景,而“傅会龙尾无乃讹?”一句则表达了对某些传说或故事的质疑,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理性思考。
“华严安禅有常处,南下一洞檐嵯峨”描述了华严洞的禅修之地,以及其高耸的洞檐,暗示了此处是心灵净化与冥想的理想场所。接下来,“对楼山绿泛茗碗,坐久恐放桑榆过”则通过茶碗映照绿意盎然的对楼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道逢异香出僧院,天女捧玉疑相魔”描绘了在僧院中遇到奇异香气,仿佛天女手持美玉,这一场景既神秘又充满诗意。最后,“空山春归剩自赏,奈此半霎销魂何!”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空山春色的孤独与美好,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美好瞬间稍纵即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禅宗智慧的体悟。
原原而来,白日跳丸莫可留。
混混而去,青春过隙不能返。
谁怜生者长自欢,不念死者日益远。
吁嗟此理从古然,世事浮云共舒卷。
我生顾影空伶仃,雁序零落如晓星。
悠悠天道不可语,黯黯悲恨无时停。
可堪嫠妇束行李,挈取稚子同归宁。
百千孙子子,八十老翁翁。
人间天下清福,阅世苦难同。
谁叹东门猎倦,谁笑南阳舞罢,万事五更钟。
但愿人长久,聊复进杯中。故侯瓜,丞相柏,大夫松。
诸公健者安在,春梦转头空。
可笑先生无病,病在枕流漱石,福至自然通。
聋者固多笑,一笑更治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