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缭绕转天涯,万幅风帆去若驰。
红日远山开殿阁,青天高木出旌旗。
蛟龙回泊鳍鳞动,燕雀飞翻羽翮迟。
身世百年长扰扰,扁舟多谢捕鱼儿。
江流缭绕转天涯,万幅风帆去若驰。
红日远山开殿阁,青天高木出旌旗。
蛟龙回泊鳍鳞动,燕雀飞翻羽翮迟。
身世百年长扰扰,扁舟多谢捕鱼儿。
这首诗描绘了江面壮阔的景象与自然界的生动细节,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首句“江流缭绕转天涯”,以江水的蜿蜒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广阔,引人遐想。接着,“万幅风帆去若驰”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无数船只在江面上疾速航行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动态美。
“红日远山开殿阁,青天高木出旌旗”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色彩与层次感。红日与远山相映成趣,仿佛宫殿在晨光中缓缓开启;而青天之下,高树挺拔,旗帜随风飘扬,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某种庄严与力量。
“蛟龙回泊鳍鳞动,燕雀飞翻羽翮迟”则将视角转向水下与空中,蛟龙在江水中悠然自得,鱼鳞轻轻摆动;燕雀在天空中飞翔,翅膀似乎难以承载其轻盈之姿。这一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寓意着不同生命状态的和谐共存。
最后,“身世百年长扰扰,扁舟多谢捕鱼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忙碌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百年的时光里,人们总是忙忙碌碌,而诗人却羡慕那些悠闲自在的捕鱼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面风光及自然界生灵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