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简名贤向越台,素王苗裔鲁邦来。
真知孝友能为政,自有神明不用才。
泗水流添珠海满,尼山色映玉峰开。
番禺自昔循良少,岂弟如公接上台。
特简名贤向越台,素王苗裔鲁邦来。
真知孝友能为政,自有神明不用才。
泗水流添珠海满,尼山色映玉峰开。
番禺自昔循良少,岂弟如公接上台。
此诗《赋赠番禺孔明府》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番禺孔明府的赞美,展现了其在地方治理上的卓越才能与高尚品德。
首联“特简名贤向越台,素王苗裔鲁邦来”,以“特简”、“名贤”、“素王苗裔”等词语,高度赞扬了番禺孔明府的非凡身份和卓越才能,暗示其如同古代圣贤一般,继承了先祖的优秀品质。
颔联“真知孝友能为政,自有神明不用才”,进一步强调番禺孔明府不仅具备深厚的道德修养,更能在政治事务中展现出高超的智慧,其治政之道源于内心的真诚与对孝友的深刻理解,无需借助外在的天才或神明之力。
颈联“泗水流添珠海满,尼山色映玉峰开”,运用自然景观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番禺孔明府的政绩与影响。泗水之流象征着其治理下的繁荣景象,珠海满溢则寓意着财富与文化的丰富;尼山与玉峰的意象,则暗喻其德行与智慧如同圣人孔子一般,光照四方。
尾联“番禺自昔循良少,岂弟如公接上台”,总结了番禺地区长期以来缺乏优秀的领导者,而番禺孔明府的到来,如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引领着地方步入新的时代,接引上层的贤达一同推动社会进步。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比喻,生动地刻画了番禺孔明府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表达了对其治政理念的高度赞赏与深切期待。
岁晚江空,雪飞风起,老境若为聊赖。
家人解事,准备深尊,旋遣夜窗寒解。
萍梗孤踪,幻影浮生,万里喜还闽海。
但囊中留得,诗篇烂写,水情山态。
真比似、一个冥鸿,南来北去,阅尽几重关塞。
名缰利锁,绊杀英雄,都付醉乡之外。
惟不能忘,一舸吴淞,鲈脍豉羹莼菜。
且今宵还我,冰壶天地,眼空尘界。
晚山青。一川云树冥冥。
正参差、烟凝紫翠,斜阳画出南屏。
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汉苑飞萤。
怀古情多,凭高望极,且将尊酒慰飘零。
自湖上、爱梅仙远,鹤梦几时醒。
空留在、六桥疏柳,孤屿危亭。
待苏堤、歌声散尽,更须携妓西泠。
藕花深、雨凉翡翠,菰蒲软、风弄蜻蜓。
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
□一片、水天无际,渔火两三星。
多情月、为人留照,未过前汀。
容斋平日,一身用舍系安危。儿童走卒皆知。
谁料鲈鱼江山,忽忆故山薇。
任西风别酒,月正圆时。性斋有诗。道扫舍,待吾归。
二老相招如此,公论畴依。
人生行乐,对佳水佳山何必归。公笑曰、归去来兮。
陶公三尺渔梭,十年来藓枯尘壁。
无端夜半,风雷入梦,晓痕犹湿。
起唤兰桡,荻花荡漾,粘天晴碧。
望芝云一点,烂银盆里,青螺眼、中堪识。
独倚枕床清啸。看千帆、霎时风力。
孤篷稳系,钓车幔卷,绿杨汀侧。
远树如烟,飞鸥如雪,暮愁如织。
倩何人小拂朱弦,写入一江秋色。
涉江登危榭,引望二川流。
双城共临水,两岸起飞楼。
汉渚深初绿,江皋迥易秋。
金风扬素浪,丹霞丽綵舟。
登高及佳日,能赋命良俦。
御者奉旨酒,庖人供膳羞。
一为山水媚,能令车骑留。
为语同怀者,有暇即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