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鹃魂半作花开,朵朵红兼涕泪催。
身化只馀孤卉在,国亡空有百禽哀。
佳人不爱因香少,野老何心更拜来。
自古重华多野死,龙鱼有恨委蒿莱。
子鹃魂半作花开,朵朵红兼涕泪催。
身化只馀孤卉在,国亡空有百禽哀。
佳人不爱因香少,野老何心更拜来。
自古重华多野死,龙鱼有恨委蒿莱。
这首诗以杜鹃花为载体,抒发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开篇“子鹃魂半作花开”,将杜鹃花与杜鹃鸟的灵魂相联系,赋予花朵以哀伤与悲情的色彩。接着,“朵朵红兼涕泪催”一句,描绘出杜鹃花在红艳中夹杂着泪水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花朵的凄美与哀愁。
“身化只馀孤卉在,国亡空有百禽哀。”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杜鹃花虽独自绽放,却映照出国家灭亡的背景,百鸟哀鸣,却无能为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的深切忧思和无奈之情。
“佳人不爱因香少,野老何心更拜来。”这一联则通过对比佳人与野老的态度,反映了社会阶层对于国家命运的不同态度。佳人可能因为杜鹃花香气不足而不屑一顾,而野老或许出于对国家的忠诚与哀悼,仍会前来祭拜。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不同群体在面对国家兴衰时的不同反应和情感状态。
最后,“自古重华多野死,龙鱼有恨委蒿莱。”总结了历史的教训,指出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往往在乱世中陨落,如同龙鱼般有恨而终,最终埋没于荒草之中。这不仅是对杜鹃花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沧桑、英雄末路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杜鹃花的描写,寓言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在面对国家命运时的不同态度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秋风动地起,原野忽萧条。
之子远行游,心旌自摇摇。
中夜视明星,鸣鸡正嘐嘐。
晨兴戒徙御,四牡一何骄。
倾城此送别,张席俯西郊。
杳杳即长路,依依谢故交。
故交从此别,执手未能发。
向夕起重云,白日光明灭。
维兹大廷对,尽言斯效节。
效节自吾分,过此非所缺。
不闻刘去华,没世名愈烈。
努力景前修,徽音慰薄劣。
去古日已远,雅乐久沉沦。
桑间与濮上,靡靡多哀淫。
杨君媚学子,高志故不群。
一闻世俗音,谓非吾所湛。
冥心太古初,识乐得其真。
律吕既调协,五音和且平。
咸英与韶頀,旷世今再闻。
岂惟以自娱,拟将献吾君。
奏之郊庙上,庶以和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