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豕》
《野豕》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谁猎野豨归,雕胡此日磾。

辕生老难刺,公子立能啼。

所贵膏弥脆,何由噬免脐。

野人浑绝粒,一丈长青藜。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的作品《野豕》,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猎人捕获野猪后的情景,以及对野猪肉质的赞美和对食用野猪肉的思考。

首句“谁猎野豨归”,以问句形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是谁在野外狩猎,捕获了一头野猪归来。接着,“雕胡此日磾”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野猪的肉比作“此日磾”,即当日的珍馐美味,强调了野猪肉的珍贵与美味。

“辕生老难刺,公子立能啼”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野猪的坚韧与猎人的勇敢。其中,“辕生老难刺”可能是指野猪皮厚肉紧,难以轻易刺穿;“公子立能啼”则暗示猎人技艺高超,能够迅速准确地击中目标。这里不仅展现了猎人的技巧,也暗含了对野猪生命力的敬畏。

“所贵膏弥脆,何由噬免脐”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野猪肉质的赞美。膏,指脂肪,弥脆,形容肉质细腻而富有弹性。诗人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野猪肉的美味与独特口感。同时,提出疑问“何由噬免脐”,即如何才能品尝到野猪的脐部,进一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食欲。

最后,“野人浑绝粒,一丈长青藜”两句,揭示了诗人的思考。野人可能指的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原始人,他们或许依赖采集野菜为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自然食物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现代文明中过度加工食品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不仅描绘了猎取野猪的过程和野猪肉的美味,还蕴含了对自然、生活态度以及食物文化深层次的思考。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其一

相见将何待,诗篇只数来。

九皋惭鹤和,千里羡龙媒。

日驭南行远,天心子半回。

闻君理归棹,临发重徘徊。

(0)

铙歌·其五

中天悬月照龙旗,战士连营战马肥。

犹带征闽功伐在,南蛮谁复抗天威。

(0)

次和王孝扬将军留别韵且以送行四首·其二

妙龄专节钺,经术历儒生。

星应三台座,期当五百名。

威能兼子惠,高亦近人情。

父老攀留意,犹思入帝京。

(0)

送胡绢庵宪长擢任楚藩

才见朝天息八驺,又闻恩命下炎陬。

紫薇卿月临荆楚,棠树清风接岭头。

千里溟濛沾旧雨,一帆轻便挂新秋。

家庭且喜平安近,数日书邮是蓟州。

(0)

送黎方回归耕罗浮二首·其二

丰啬从来理必均,况于取义与成仁。

舍生已是前人事,应将长生与后人。

(0)

寄何慎思顺德二首·其二

东风开万堞,身坐百花间。

大邑人希暇,平心政自闲。

寝兴承白发,厅事对青山。

并报君亲重,恩酬鬓未斑。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