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照原隰,晚风吹客鞭。
空巢霜后木,残蘖烧馀田。
憔悴贫中客,苍茫岁暮天。
远游轻道路,无地息劳肩。
落日照原隰,晚风吹客鞭。
空巢霜后木,残蘖烧馀田。
憔悴贫中客,苍茫岁暮天。
远游轻道路,无地息劳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野风光与旅人行走的情景。首先,“落日照原隰,晚风吹客鞭”两句设置了场景,夕阳西下,照耀着广阔的原野,同时晚风轻拂,吹动着旅人手中的马鞭。这不仅描绘出时间和环境,也通过晚风和客鞭传达了一种孤独和行走的感觉。
接着,“空巢霜后木,残蘖烧馀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氛围。空巢可能指的是鸟儿已经飞走,留下空荡荡的巢穴,而“霜后木”则是指经过霜冻后的树木,显得更加枯萎。紧接着,“残蘖烧馀田”则描绘了一幅农事结束后的景象,秋收之后,剩余的秧苗被点燃,清理田地,为来年播种做准备。
“憔悴贫中客,苍茫岁暮天”两句转向了人物情感的表达。旅人在贫困中显得愈加憔悴,而“苍茫岁暮天”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岁月匆匆,天色昏沉,让人感到心中的无奈和悲凉。
最后,“远游轻道路, 无地息劳肩”两句表达了旅人的无奈与放弃。远行的路途虽然看似轻松,但实际上却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安顿疲惫的身躯。这不仅是对身体上的劳累,也是精神上的压力和不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旅人对于生活、时间和空间的无奈与感慨,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作品。
壮心老自消,秋思悲不怨。
中怀不堪七,那用日食万。
朝阳净涂潦,白露沾草蔓。
夹衣搜故褚,酒债积新券。
狙猿便林薮,冠带愁槛圈。
梦追赤松游,食我青精饭。
归心久已尔,佳句聊复劝。
近闻洮东将,间出边马健。
裨王坐受缚,右袂行将献。
念此愧无功,归欤适吾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