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入幽栖,舟行日向低。
岩花候冬发,谷鸟作春啼。
沓嶂开天小,丛篁夹路迷。
犹闻可怜处,更在若邪溪。
乘兴入幽栖,舟行日向低。
岩花候冬发,谷鸟作春啼。
沓嶂开天小,丛篁夹路迷。
犹闻可怜处,更在若邪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诗人乘兴而至一处幽深的居所,舟行于日落时分。岩石间的花朵在冬季绽放,而谷中的鸟儿则像是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开始啼叫。
"沓嶂开天小"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山峦之间开阔的天空,给人一种既闭塞又神秘的感觉。"丛篁夹路迷"则表现了道路两旁杂草丛生,使得行走其间的人感到迷茫。
最后两句"犹闻可怜处,更在若邪溪"中,“犹闻”意味着诗人依然能够听到某种令人感慨的声音,而“更在若邪溪”则指这声音来自更为偏远的若邪溪。这里所谓的“可怜”可能是自然界中微弱而又动人的生命之声,或许是某种情感上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江南二月蕨笋肥,江北客行殊未归。
怕上西楼洒乡泪,东风吹雨湿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