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匡庐门,径指匡庐麓。
万绿不见天,云是栖贤谷。
草深路蒙茸,往转石荦确。
忽然大声起,震掉眩耳目。
三通鼓戒鼜,万乘车转毂。
直泻决千丈,盘涡更一束。
所以水力猛,势欲洞山腹。
险崖石燕飞,黝潭神虬伏。
噌吰中金石,幽閟散琴筑。
吾读黄门记,临涧丐剩馥。
晚出匡庐门,径指匡庐麓。
万绿不见天,云是栖贤谷。
草深路蒙茸,往转石荦确。
忽然大声起,震掉眩耳目。
三通鼓戒鼜,万乘车转毂。
直泻决千丈,盘涡更一束。
所以水力猛,势欲洞山腹。
险崖石燕飞,黝潭神虬伏。
噌吰中金石,幽閟散琴筑。
吾读黄门记,临涧丐剩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晚出庐山门户,前往栖贤谷的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山谷的幽静与壮丽。
首句“晚出匡庐门,径指匡庐麓”点明了行程的起点,暗示了旅程的开始。接着,“万绿不见天,云是栖贤谷”描绘了山谷的茂密与幽深,绿意盎然,仿佛与天空相隔,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草深路蒙茸,往转石荦确”则进一步展示了路径的崎岖与自然的野性,草丛覆盖,道路隐没在自然之中,石头嶙峋,行走其间需小心翼翼。
“忽然大声起,震掉眩耳目”一句突然转折,描绘了山谷中突然响起的巨响,震撼人心,让读者仿佛亲历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威严。
“三通鼓戒鼜,万乘车转毂”通过声音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山谷的壮阔与繁忙,鼓声与车轮滚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直泻决千丈,盘涡更一束”描绘了水流的壮观景象,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形成千丈之高的落差,水花四溅,形成盘旋的涡流,更加凸显了水力的猛烈。
“所以水力猛,势欲洞山腹”总结了瀑布的威力,水力之强,似乎能穿透山体,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险崖石燕飞,黝潭神虬伏”通过对比,展现了山谷中的生物多样性,悬崖峭壁上,燕子自由飞翔;深邃的潭水中,神龙潜伏,增添了神秘色彩。
“噌吰中金石,幽閟散琴筑”运用拟声词,描绘了山谷中回荡的声音,如同金石碰撞,又如琴筑之音,充满了音乐般的美感。
“吾读黄门记,临涧丐剩馥”结尾处,诗人引用典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栖贤谷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与赞美,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残年饭。何缘梦见。且做梅边,懒残僧馔。
撷园蔬,并入沙锅爨。杂沓香风,乐到小儿争唤。
喜当给孤园看,神鸦放口,饥火风吹散。谋生贱。
哀鸿叫断。转粟青天,战云千片。
问何人、坐拥如花眷。李郭樽前,小出长安乱。
还我伊蒲,自办头陀半饱,消受山妻劝。
才耶命耶,缘耶分耶,何劳问天。
只华年易过,悤悤十五,清班难厕,衮衮三千。
下第文章,少年名字,犹累他人万口传。
回头笑,把几场辛苦,当作游仙。闲来负手江边。
要看尽人家上水船。
尽吹吾帽落,孙山而外,让伊鞭著,祖逖之先。
惨绿衣裳,愁红镫火,横笛高楼一惘然。
归来也,向秋风老屋,重觅萝牵。
椒酒迎年,正梅催晓妆,雪融初日。
鸣笳赛鼓,竞入俊游坊陌。兰成赋笔。
动江关、最怜萧瑟。
愁见了、春幡彩胜,依稀故乡风色。漂泊。旧京词客。
对丝鹅蜡燕,旅怀如织。书空雁早未省,倦翎犹力。
深杯漫惜。醉边寻、青鸾消息。
留梦影、钗兰蒂并,著我异时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