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愁遍白芦花,猎猎霜风送岁华。
茅屋夜萤流壁剑,荔墙禅月冷溪沙。
来同庐岳高僧舍,归寄罗浮葛令家。
闻道风尘扬晋魏,相逢何处老烟霞。
楚天愁遍白芦花,猎猎霜风送岁华。
茅屋夜萤流壁剑,荔墙禅月冷溪沙。
来同庐岳高僧舍,归寄罗浮葛令家。
闻道风尘扬晋魏,相逢何处老烟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邃的画面,充满了离别与归宿的哲思。首句“楚天愁遍白芦花”,以“白芦花”象征着秋日的萧瑟与离愁,楚地的天空下,满眼是白色的芦花,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猎猎霜风送岁华”,霜风凛冽,吹送着岁月的流逝,将季节的更迭与人生的无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茅屋夜萤流壁剑,荔墙禅月冷溪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夜晚的茅屋里,萤火虫在墙壁上闪烁,如同流动的剑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荔墙外,禅月映照在冰冷的溪沙之上,静谧中透着一丝清凉与宁静,仿佛是在诉说着超脱世俗的禅意。
“来同庐岳高僧舍,归寄罗浮葛令家”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庐岳和罗浮山都是古代著名的隐居之地,诗人希望与高僧为伴,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闻道风尘扬晋魏,相逢何处老烟霞”则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晋魏时期,政治动荡,世事多变,诗人似乎在说,无论世界如何变迁,他都希望能找到一处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与自然和谐共处,度过余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理想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赵家姊弟能音乐,大燕轻盈小燕啄。
一朝选入汉宫来,君王宠爱生谣诼。
昭仪绝幸住昭阳,彤朱髹漆百宝光。
涎涎尾摇金屋里,玉阶铜沓木仓琅。
壁带列钱在春殿,明珠翠羽如亲见。
繁华铸出黄金釭,屈曲夔纹锁双燕。
繁华千载尽成空,甘为绨封自绝宗。
太息曹宫赫蹄药,椒香别殿怨东风。
此釭小劫天所弃,千载沈埋在何地。
拾得圆镮归我家,为检《汉书》证古器。
团圞想见飞燕时,开匣摩挲手自持。
温柔乡冷今何处,不若寒金可咏诗。
女师我爱班家淑,辞辇归来守幽独。
万载传流赋一篇,莫共伶元外传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