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廊折旋绕空阶,暗想翻霜泻峭崖。
蕙带客寻经远涧,麻衣僧引到高斋。
流分晓月光难驻,响入清琴韵易谐。
时有真官访衰病,每同观听荡幽怀。
回廊折旋绕空阶,暗想翻霜泻峭崖。
蕙带客寻经远涧,麻衣僧引到高斋。
流分晓月光难驻,响入清琴韵易谐。
时有真官访衰病,每同观听荡幽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深的山寺图景。"回廊折旋绕空阶",设定了一个在空旷古寺中蜿蜒曲折的回廊,此处已是人迹罕至之地,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暗想翻霜泻峭崖"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对自然的敬畏,仿佛能听到山涧间流水的声音。
"蕙带客寻经远涧"中,“蕙带”指的是野草丛生的溪边,小径蜿蜒,显得格外宁静,而“客寻经远涧”,则是一位游子在追寻着山中的古老故事和传说。"麻衣僧引到高斋",一身简单的麻衣僧侣,引领着诗人来到了高高的禅房之中,这里不仅是身体的高度,也象征着精神的提升。
"流分晓月光难驻,响入清琴韵易谐"两句,描绘了夜深人静时分的景象。月光如水般流淌,但又难以长久停留;而清晨之际,琴声回荡于山谷之间,其和谐悠扬,如同自然界最美的乐章。
"时有真官访衰病,每同观听荡幽怀"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在这宁静而又有些许忧伤的环境中,偶尔会有一位修行者来探望身体不适的诗人,这份关心和共同欣赏山寺之美,让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情与精神追求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艺术上的高超造诣。
掩金觞,横玉箸,生怕别离又。
听到骊驹,还是絮飞骤。
惯消车毂牵魂,鞭丝摇梦,对残月、晓风杨柳。
断肠后。凭问此度分襟,重泉尚知否。
飘瞥灵衣,天半枉回首。
早知槿艳无多,便应日日,向纸阁、芦帘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