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浚上人归扬州禅智寺》
《送浚上人归扬州禅智寺》全文
唐 / 权德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露宗通法已传,麻衣筇杖去悠然。

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

(0)
翻译
佛法精髓已经传授,身披麻衣手握竹杖悠然离去。
扬州的晚辈弟子想必会等待,想象他在那古老的寺庙前招展着幡花。
注释
露宗:佛法的精髓。
通法:普遍流传的佛法。
已传:已经传授完毕。
麻衣:僧侣的粗布衣服。
筇杖:竹杖,古人出行常用。
去:离开。
悠然:轻松自在的样子。
扬州后学:扬州的晚辈弟子。
应相待:应该在等待。
遥想:想象。
幡花:寺庙中用来招引信徒的旗帜或花朵。
古寺:古老的寺庙。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送浚上人归扬州禅智寺》,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佛法修持的尊崇。

"露宗通法已传,麻衣筇杖去悠然。"

这里,“露宗”指的是佛教中的法要或教义已经被广泛传播开来,而“麻衣筇杖”则是出家人的象征,表明浚上人即将踏上归程,手持的筇杖显示了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对友人修佛之路的理解与支持。

"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

“扬州后学”指的是朋友将要到达的目的地,这里也暗含着诗人对朋友未来佛法学习之地的期待和祝愿。“幡花古寺”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美丽的景象,幡花在风中飘扬,古寺沐浴在岁月的沉淀之中。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远而不失深情的友谊,以及对佛法的尊重与向往。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不仅传递了送别之情,更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

作者介绍
权德舆

权德舆
朝代:唐   字:载之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生辰:759年-818年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猜你喜欢

缺题

罗绮生香散隐霞,春光不让五侯家。

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间柳花。

(0)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十

情知芳事去还来,眼底飘飘自可哀。

春涨平添弃脂水,晓寒思筑避风台。

沾衣成阵看非雨,点径能匀衬有苔。

秾绿已无藏艳处,笑他蜂蝶尚徘徊。

(0)

陪吴参军子鱼登义城

迥野垂天末,长江接海流。

雨馀多牧笛,风急少行舟。

一鹗穿云去,双凫就渚浮。

相怜无限思,空倚仲宣楼。

(0)

鹦鹉诗

我本山货店中鸟,不识台司衙内尊。

最是伤心怀旧主,难将巧语博新恩。

(0)

樱桃花

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

溪转开双笑,临流见浣纱。

(0)

村居四首·其二夏景

竹屋日长茶熟,水亭风细荷香。

不用蒲葵小扇,自然心地清凉。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