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十》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十》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情知芳事去还来,眼底飘飘自可哀。

春涨平添弃脂水,晓寒思筑避风台。

沾衣成阵看非雨,点径能匀衬有苔。

秾绿已无藏艳处,笑他蜂蝶尚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中的第十首,主题围绕着对落花的感慨与思考。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的景象,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沉思考。

首句“情知芳事去还来”,表达了诗人对花开花落这一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既认识到美好事物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逝,又相信它们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重现,体现了对生命循环的哲思。

接着,“眼底飘飘自可哀”一句,诗人直接抒发了面对落花时内心的哀愁,将自然界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相融合,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丰富和动人。

“春涨平添弃脂水,晓寒思筑避风台”两句,通过春水上涨和寒气中筑避风台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落花所处环境的动态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沾衣成阵看非雨,点径能匀衬有苔”则细致地描写了落花在衣裳上形成阵列,仿佛不是雨水却能湿润衣裳,点缀小径,与青苔相映成趣,展现了落花虽逝,但依然能在自然界中留下美丽痕迹的景象。

最后,“秾绿已无藏艳处,笑他蜂蝶尚徘徊”两句,诗人以秾绿(茂盛的绿色)反衬落花的凋零,同时以蜂蝶的徘徊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更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文徵明作为文人墨客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挽崔丞相三首·其二

麻卷扬庭久,蒲轮就道迟。

虚传杨绾用,不奈蔡谟辞。

祝柱从渠诮,摧梁得许悲。

流传千载下,犹足励清规。

(0)

挽郑贡士

少日鸣秋赋,中年读古书。

宁游鲁侯泮,不诣汉公车。

郑老先生行,申公八十馀。

何妨凤雏小,玉润亢门闾。

(0)

挽郑令人二首·其二

宗伯中朝第一人,向来曾卜太初邻。

凝香侯有孤高趣,拥絮翁馀老病身。

嗟汝弃予宁返顾,祝公存我勿伤神。

瑞云道远西风冷,想见斋居百岁新。

(0)

挽王孺人

贞洁如图史,纤微到米盐。

辟纑穷亦乐,反鲊训尤严。

封邑才纶诰,还乡尚绣帘。

自惭铭笔拙,何以发幽潜。

(0)

挽王居之寺丞二首·其一

元老登庸晚,同年召用初。

惜哉武公耄,甚矣董生迂。

汾曲庐旋返,平津閤寖疏。

空令双鬓白,犹待两轮朱。

(0)

送惠州弟

半竹分来岂不荣,三荆拆散若为情。

莫云炎峤非吾土,直为丰湖作此行。

交趾珠能令绶去,郁林石可压舟轻。

悬知解印无南物,留面归看白发兄。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