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鸣秋赋,中年读古书。
宁游鲁侯泮,不诣汉公车。
郑老先生行,申公八十馀。
何妨凤雏小,玉润亢门闾。
少日鸣秋赋,中年读古书。
宁游鲁侯泮,不诣汉公车。
郑老先生行,申公八十馀。
何妨凤雏小,玉润亢门闾。
此诗乃宋代词人刘克庄所作,名为《挽郑贡士》。从字里行间,可见诗人对古人郑康琪(又称郑先生)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高洁品格和学问的赞赏。
"少日鸣秋赋,中年读古书"两句,展示了郑先生早年便有文学才华,到中年时更是深入研究古籍,学识渊博。"宁游鲁侯泮,不诣汉公车"表明诗人认为郑先生的德行和学问,更胜过历史上的名士,如鲁地的侯生、汉代的公孙弘。这两位都是古代著名的贵族子弟,以才华横溢而闻名,但在刘克庄看来,郑康琪更是不世出的伟人。
"郑老先生行,申公八十馀"则具体点明了郑康琪的高寿和崇高的地位。申公,即申报之意,可能指的是申明道德、申张学术的意思,而“八十馀”则表达了对郑先生长寿而智慧未减的赞美。
最后两句"何妨凤雏小,玉润亢门闾"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认为即使是细微之处,也能显露出郑康琪高洁的品格和光彩夺目的学问。"凤雏"指的是凤凰的幼鸟,即便是小处也如同凤凰般珍贵;"玉润亢门闾"则形容郑先生之宅,如同用玉装饰,光滑而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郑康琪的崇敬,更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