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
溪转开双笑,临流见浣纱。
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
溪转开双笑,临流见浣纱。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春雨中的樱花盛开之景,细腻地捕捉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首句“三月雨声细”以轻柔的雨声作为背景,营造出宁静而略带湿润的春日氛围。接着,“樱花疑杏花”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上的混淆,将樱花与杏花相提并论,不仅展现了两者在色彩和形态上的相似之处,也暗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
“溪转开双笑”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溪水在流动中似乎带出了欢声笑语,或是远处有人在欢笑,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这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最后一句“临流见浣纱”则将画面聚焦于一位女子在溪边浣纱的情景,通过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性劳作的美好形象,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生活的诗意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温馨,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东风吹花舞晴雪,正是京华夏初月。
上林日暖散莺声,似与行人送离别。
翩翩凫舄出九关,一尊酒尽添朱颜。
丈夫慷慨别知己,仗剑宁辞行路难。
忆昔君初擢科第,际会风云多意气。
绣衣绚綵立青霄,白简飞霜侍丹陛。
岂知利钝亦有时,得失往往常相随。
只今承命宰百里,况是闽南风俗奇。
喜君卓荦负高节,世态从教尚炎热。
玉壶秋月烱虚明,金井寒泉自清冽。
兹行正好展才猷,时将民瘼勤咨诹。
夜深无犬吠村巷,春到有农耕绿畴。
夫耕妇织各安所,比屋讴歌歌父母。
三年报政著勤劳,伫见芳名同卓鲁。
由来邑令任不轻,君行莫伤离别情。
秋风若有燕鸿便,应好缄封遥寄声。
《送大尹谢仲廉之沙县》【明·杨荣】东风吹花舞晴雪,正是京华夏初月。上林日暖散莺声,似与行人送离别。翩翩凫舄出九关,一尊酒尽添朱颜。丈夫慷慨别知己,仗剑宁辞行路难。忆昔君初擢科第,际会风云多意气。绣衣绚綵立青霄,白简飞霜侍丹陛。岂知利钝亦有时,得失往往常相随。只今承命宰百里,况是闽南风俗奇。喜君卓荦负高节,世态从教尚炎热。玉壶秋月烱虚明,金井寒泉自清冽。兹行正好展才猷,时将民瘼勤咨诹。夜深无犬吠村巷,春到有农耕绿畴。夫耕妇织各安所,比屋讴歌歌父母。三年报政著勤劳,伫见芳名同卓鲁。由来邑令任不轻,君行莫伤离别情。秋风若有燕鸿便,应好缄封遥寄声。
https://shici.929r.com/shici/CEBNm.html
吁嗟友道日凋丧,眼底轻薄徒纷纭。
朝为同心暮楚越,倏忽变化如秋云。
我思安得齐鲍子,相与平生独知己。
斯人易失难再求,恨杀重泉呼不起。
光阴百年亦草草,少壮几年复衰老。
鸾凤哀叫失其群,叹息无言望空昊。
昔与奉常辈,丹青耽妙年。
披图且览句,抚慨心茫然。
壶仙胸宇丹青府,燕赵归来隘吴楚。
襄阳逸法诉荆关,海岳风流雄万古。
自缘宿契海岳情,云烟浩荡穷沧溟。
山浮群树清濑远,雨洗半峰孤塔明。
湿岚馀霭纷夏绿,墅渚轻风散凫鹜。
移家愿卜水云坳,长竿独倚清溪曲。
奉常高弟俊彦流,泮水横经今几秋。
鹅湖秀色赋真赏,对此宛卧沧江幽。
画意非苟精,神情会应少。
落月秋空江海思,浪拟浮槎度林杪。
北海高风须力追,清衿气吐云烟姿。
曹刘沈谢兴莫比,溟鲲一跃凌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