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因杨君谦见和复和一首》
《因杨君谦见和复和一首》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狭径穿山腹,盘盘雄历此。

吴王三千剑,意以是为砥。

铁髓积广面,岁久色尚紫。

石槩奇窾窍,此以平为美。

坐阅今古人,当不知千几。

集坐毕一时,僔僔嫌如市。

况乃实不及,千名何以始。

准彼释氏诞,万亿未为耻。

俗惊少摄多,走观信而喜。

我登纪夜吟,其面月如水。

杨子时莫偕,清篇触倡起。

历历到以意,不游与游比。

语语尽括石,石举在诗矣。

使石尚化玉,倏忽鬼入耳。

玩之灵光生,戛之雅音倚。

气复蒸春云,诗又在石里。

瑟缩愧我辞,荆棘碍步履。

自笑邯郸人,胡为强追拟。

(0)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描绘了一处山中幽径的独特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哲思。"狭径穿山腹,盘盘雄历此",展现了山路的险峻与蜿蜒。诗人提及吴王剑的故事,暗示此地曾有历史沉淀,"吴王三千剑,意以是为砥",寓意磨砺意志。

"铁髓积广面,岁久色尚紫",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经年累月的风化,色彩依然深沉。"石槩奇窾窍,此以平为美",赞美了石头的天然之美,认为平整朴素才是真正的艺术价值。

诗人感慨时光流转,"坐阅今古人,当不知千几",感叹世事沧桑。聚会时众人喧闹,与山石的静谧形成对比,"集坐毕一时,僔僔嫌如市"。他以佛教的广大无边来比喻石的数量,"况乃实不及,千名何以始",表达对自然之大和人之渺小的思考。

沈周在月夜独自吟咏,受到杨子的影响而诗兴大发,"我登纪夜吟,其面月如水","历历到以意,不游与游比",他的诗作深入石中,犹如石能化玉,令人惊叹。然而,面对自己的文字,诗人感到谦逊,"瑟缩愧我辞,荆棘碍步履",自嘲模仿难以企及。

最后,诗人以"自笑邯郸人,胡为强追拟"结束,自我解嘲,承认自己无法完全捕捉和表达山石的精髓,流露出一种淡然和自知之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沈周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春前一日还家

最险王干三岭路,加之雨滑马行迟。

忽惊山客俱来迓,谁报家人已预知。

饤果待斟分岁酒,剪蔬先赋立春诗。

旧闻六十犹痴谚,尚少一年焉不痴。

(0)

诗思十首·其十

蛇起新州荻,温玄业不成。

已无司马氏,犹有石头城。

北伐中原捷,南归大物更。

菊花篱下酒,万古一渊明。

(0)

治圃杂书二十首·其二十

圃事亦儿嬉,因成二十诗。

似蒙神物助,堪作画图披。

南面开书阁,东偏浚墨池。

土功恐难极,莫可且随宜。

(0)

戏咏昌化县土风二首·其二

富有大山无广川,积多冢树少炊烟。

绝奇车盘岭上石,稍阔马走平东田。

竹筐晒谷争晴日,瓦瓮淹齑及冻天。

未信苏湖万顷室,数家荞穄树头悬。

(0)

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挽词三首·其二

病笃辞台席,明年遂失襄。

少容公展布,岂遽国危亡。

此老为微子,吾君类偃王。

欺孤木绵鬼,寸斩亦何伤。

(0)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其十

眼底胸中稍放宽,超然何肯惑荣观。

馀年早已知天命,古道谁堪共岁寒。

驿使寄梅心独远,禅师分芋口无残。

十诗说尽登临意,我但徐行步步安。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