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挽词三首·其二》
《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挽词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病笃辞台席,明年遂失襄。

少容公展布,岂遽国危亡。

此老为微子,吾君类偃王。

欺孤木绵鬼,寸斩亦何伤。

(0)
翻译
病情严重时离开官位,第二年就失去了襄阳。
年轻时的容貌公开显露,怎能立刻就导致国家灭亡。
这位老人如同殷商的微子,我们的君主类似周朝的偃王。
欺骗孤独的树木和绵鬼,即使被一点点砍伐又有什么妨害呢。
注释
病笃:病重。
辞:离开。
台席:官位。
明年:第二年。
遂:就。
失:失去。
少容:年轻的容貌。
公展布:公开显露。
岂遽:怎能立刻。
国危亡:国家灭亡。
此老:这位老人。
微子:殷商的贤臣。
吾君:我们的君主。
偃王:周朝的贤君。
欺:欺骗。
孤木绵鬼:孤独的树木和绵鬼(比喻国家或人民)。
寸斩:一点点砍伐。
何伤:有什么妨害。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挽词三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逝去之人的哀悼与怀念,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和忧虑。

“病笃辞台席,明年遂失襄。”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不得不离开朝廷的职位,而到第二年便永久地失去了返回故地的机会。这里的“台席”指的是官署或朝堂,“失襄”则意味着永远无法回到自己的本土。

“少容公展布,岂遽国危亡。”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即使是年轻有才华的人物(少容公)也难以在乱世中施展其才能,国家面临着危机和可能的灭亡。

“此老为微子,吾君类偃王。” 这两句则将诗人自己比作古代忠诚之臣,而将自己的君主比喻为历史上的明君。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心以及希望其能够像古代英明君主那样治理国家。

“欺孤木绵鬼,寸斩亦何伤。” 最后两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即使是最为坚硬的材料(孤木)也会因为细微的腐蚀而逐渐崩解,而对于那些渺小的邪恶之灵(绵鬼),即便斩断它们,也不足以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这两句暗示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无力感和悲观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挽词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哀悼之情,更是诗人对乱世、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反映。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寒夜

幽夜虚斋榾柮炉,香茶美酒向谁呼。

岁将穷处春将复,人到贫时事到无。

书卷自翻风叶乱,灯花细剔雨帘孤。

丝丝一种清愁发,掩映寒梅野雀图。

(0)

寄畅园二十咏·其二清响斋

绕屋皆筼筜,高斋自幽敞。

时和寒鸟鸣,泠泠滴清响。

(0)

西山小集和敏斋韵

小桥编竹贴沟底,入画青山满屋西。

谁倩黄鹂坐高柳,嘤嘤偏向落红啼。

(0)

张中丞殿落成

天宝人豪浩气横,当年殉国死犹生。

出奇漫折蒿为矢,制胜能令草作兵。

手抚疮痍还突阵,口含茶纸更登城。

要知灵武迥銮日,半是睢阳金鼓声。

(0)

送钱丈还凉州

十载从军两鬓霜,朅来仍整旧行装。

关山迢递人千里,故旧殷勤酒一觞。

投老不堪频作客,思亲拟合早还乡。

班超功业须年少,付与诸郎奕世芳。

(0)

游白石洞·其二

诸天洞府日华倾,此洞阴风地底鸣。

泉落鲛珠含内景,石飞仙佩散玄精。

暂游不觉心源静,欲去那禁毛骨清。

胜会山灵应记取,后期未许结三生。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