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峰歌送闻上人归》
《云峰歌送闻上人归》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古风

七闽山多如蜀川,千崖万岭疑登天。

六华峰高雪作顶,五月夜半闻寒蝉。

芙蓉石室人稀过,莲宇香台尚经火。

无字碑横任鹿眠,摩香石冷从猿卧。

忆作法园初布金,三千缁锡绕丛林。

径行龙象诸天影,禅寂鲸鼍万籁音。

杉枝青青低拂地,木人也悟西来意。

五百年光转眼休,重见真僧出凡世。

镡津法侣解楞伽,却下九峰登六华。

枯木庵前挂如意,留香堂上搭袈裟。

朅来下界相逢处,幸接微言沐甘露。

凿齿由来识道安,远公自是奇玄度。

法舟今去几时逢,尘世空瞻象骨峰。

归见住山烦问讯,西江一派是禅宗。

(0)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云峰歌送闻上人归》描绘了福建山区的壮丽景色和禅宗修行的氛围。诗人以蜀川的山势为比,赞美七闽山峦叠嶂,仿佛通往天际。六华峰之高峻,即使在五月夜晚也能听到寒蝉鸣叫,展现了自然的奇异。芙蓉石室和莲宇香台虽人迹罕至,但仍有烟火气息,无字碑静卧,任凭鹿眠猿卧,透露出一种超然与寂静。

诗人回忆起法园初创时的辉煌,僧众众多,修行深沉,龙象诸天的影子在路径上显现,万籁俱寂中只有禅修的声音。杉树低垂,连木人都能领悟佛法真谛。五百年时光匆匆而过,如今又见到高僧出世,令人感慨。

送别闻上人时,诗人祝愿他在修行路上能理解深奥的楞伽经,然后登上六华峰。想象他在枯木庵前挂着如意,在留香堂上披上袈裟,显得既虔诚又洒脱。最后,诗人期待与闻上人在尘世之外再次相遇,感叹法舟难觅,只能遥望象骨峰,表达对佛法传承的深深关注。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禅修场景和对僧人的祝福,展现出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以及对修行者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七禽咏·早耕早布

早耕早巾,节物如流春色暮。
金房土瘠无稻田,布耕播种种何处。
一春焦涸旱无雨,麦穗藏头犹未吐。
麦穗不吐人不尤,粟田再种秋要收。
只愁夏料欠输纳,悍吏坐门官不休。

(0)

饮乐屯庶侄家赋腊梅和陈简斋韵

释迦黄成禅可夸,色想熏渍霜中葩。
不然安得白玉蕊,而乃幻此黄金花。
信知造化真有法,蜂须酿蜜蜜酿蜡。
蜡凝花房丰不腴,桃李漫山焉可如。
毓枝摘索璨栗玉,吟搜西郊信杖扶。
少须夜窗疏影挂明月,是蜡是花君自别。

(0)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息庵

日出机事生,日入群动息。
吁嗟利名子,逐逐何所急。

(0)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洪泽

酌彼洪泽水,吾知非盗泉。
举世望甘霖,唤起神蛰渊。

(0)

七禽咏·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愁绿怨红春欲声。
汝动行人妇,行人动汝住。
鸣声不债主良苦辛,啼得血流无用处。
不如归去吾今归,千声万乐何为。

(0)

七禽咏·姑恶

姑恶姑恶家道立,汝为人妇供妇职。
妇德妇功汝不能,抱恨殁身空怨抑。
不化秋柏食,不化山头石。
化作春鸟鸣,号呶何苦极。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