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六晚过南亭再成》
《念六晚过南亭再成》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舟近独怜溪上石,舟远遥怜石上云。

云为情性石为骨,散此奇峰质与文。

造物何年初造此,千峰百峰置水濆。

斜飞潭影分波面,直上空霄插汉纹。

西偏借此当鸿宝,地角于斯涣小群。

自从禹迹销沉尽,遥对湘娥泣舜君。

慕类哀禽林外少,呼寒啼狖穴中纷。

亦缘僻处成孤立,选胜标佳未许闻。

在阿独使人歌叹,出世长辞物厌欣。

寄言招隐攀幽者,早同丛桂共氤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经过南亭时所见的山水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舟近独怜溪上石”,诗人独自乘坐小舟靠近溪边,对溪上的石头产生了特别的喜爱之情。这一句通过“独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静谧。

接着,“舟远遥怜石上云”,随着小舟逐渐远离,诗人又转而欣赏起石头上的云彩。这里通过空间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全方位欣赏,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入探索。

“云为情性石为骨,散此奇峰质与文”,诗人将云彩比作情感,石头比作骨骼,形象地描绘了云与石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奇特山峰之美。这里的“质与文”可能指的是山峰的质地与纹理,也可能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造物何年初造此,千峰百峰置水濆”,诗人提出了对大自然创造奇迹的赞叹,询问着这些美丽的山峰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安置在水边的。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继续描绘了山峰与水的互动,以及山峰在不同角度下的美丽景象。他提到山峰与天空的连接,以及山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象征着智慧的“鸿宝”和分散的小群生物。

“自从禹迹销沉尽,遥对湘娥泣舜君”,诗人联想到古代的传说,将山峰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

最后,诗人通过“慕类哀禽林外少,呼寒啼狖穴中纷”描绘了山林中的动物,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怀。同时,他提到山峰的孤立与独特,以及它对人们情感的影响,最后以“寄言招隐攀幽者,早同丛桂共氤氲”结束,鼓励人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一九

凤凰台上凤凰游,山自青青水自流。

千载谪仙元不死,相逢一笑不能休。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九三

三月更当临尽头,升元阁畔一閒游。

偶因花会逢花面,半日僧房得少留。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三六

溪上鸳鸯避画船,船中妓女列婵娟。

使君爱日留连客,同醉江家旧宅边。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三十五

城头士女出笆篱,喜色争瞻大使旂。

尽道去年那有此,今年粥饭不曾饥。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九○

旂帜精明鼓角雄,江淮草木尽闻风。

面门神王须如戟,鼠子无轻怒我公。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四十八

日日花光乱酒光,青帘绿树映红妆。

今年幸得元戎伴,三到钟山共草堂。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