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破蛮烟。倚剑峰峦。雨晴天外好看山。
想见夸娥来裂石,划此孱颜。壮志任投閒。
射虎空还。元师曾出铁门关。
谁续西游编手录,醉墨斓斑。
匹马破蛮烟。倚剑峰峦。雨晴天外好看山。
想见夸娥来裂石,划此孱颜。壮志任投閒。
射虎空还。元师曾出铁门关。
谁续西游编手录,醉墨斓斑。
这首《浪淘沙·登石门》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登山景象与诗人豪迈的情怀。
“匹马破蛮烟”,开篇即以“匹马”入题,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策马前行,穿越迷雾的画面,既显孤独,又寓勇往直前之意。“倚剑峰峦”,进一步渲染了登山的雄伟气势,仿佛诗人手中握着宝剑,面对险峻的山峰,展现出一种不畏艰难的决心。
“雨晴天外好看山”,雨后的晴空,使得远处的山峦更加清晰可辨,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接下来,“想见夸娥来裂石,划此孱颜”,运用夸娥(传说中的大力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山峰之高的惊叹,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如同夸娥般坚韧的力量。
“壮志任投闲”,尽管身处闲适之中,但诗人的壮志并未消减,反而更加坚定。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外界环境的反差,展现了其不为外物所动的精神风貌。
“射虎空还”,借用古代猎人射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有豪情壮志,却也深知世事无常,有时即使全力以赴,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感慨。这种自省与反思,使得诗歌情感更为丰富。
“元师曾出铁门关”,“元师”可能是指古代的边防将领,而“铁门关”则象征着边疆的险要与挑战。这一句不仅提到了历史上的军事行动,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自身经历或理想追求的某种隐喻。
“谁续西游编手录,醉墨斓斑”,最后两句将目光转向了文学与艺术,借用了《西游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继续记录下自己的冒险与探索,以及在创作中流露出的醉意与斑斓的情感。这不仅是对个人艺术追求的期待,也是对后世传承的一种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既有壮志凌云的豪情,也不乏对现实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憧憬。
准拟君行县,相随入醉乡。
何知旋旆速,空负倚楼望。
室迩嗟人远,愁多觉夜长。
后亭梅正发,谁共赏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