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山居》
《宿山居》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山店灯前客,酬身未有媒。

乡关贫后别,风雨夜深来。

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

堪惊双鬓雪,不待岁寒催。

(0)
注释
山店:山中的小旅馆。
酬身:谋生或应酬。
未有媒:没有合适的引荐人。
乡关:故乡。
贫后别:贫困之后的离别。
风雨夜深来:在风雨交加的深夜归来。
上国:京都,朝廷。
丹桂:比喻功名或显赫的地位。
衡门:简陋的门,代指寒士居所。
长绿苔:长久无人打理,长满了青苔。
堪惊:令人惊讶。
双鬓雪:两鬓斑白。
岁寒:寒冬。
催:催促。
翻译
山中小店灯光下,旅人独坐无伴陪。
家乡贫寒后离别,深夜风雨中归来。
在京都寻求功名,简陋门户已长满青苔。
两鬓斑白令人惊,岁月催人老无需严冬催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的寂寞生活和远行客人的偶遇,以及对知识分子求取功名的艰辛与执着。通过“山店灯前客,酬身未有媒”可见诗中的人物处于一种孤独和无依的境况,而“乡关贫后别,风雨夜深来”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故土的思念与不舍。接着,“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显示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渴望和追求,这里的“上国”指的是朝廷,“丹桂”象征着科举考试的成功,而“衡门长绿苔”则是对知识分子持之以恒追求的描写。

最后两句“堪惊双鬓雪,不待岁寒催”展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自身年华增长的感慨。“堪惊”意味着难以接受,"双鬓雪"则是形容头发早白,象征着年老,而“不待岁寒催”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无情推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山居生活的寂寞和客人的偶遇,以及对功名的追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怀。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久雨

云低气尚浊,雨细泥益深。

经旬势不止,晚稼日已侵。

闲居赖田食,忧如老农心。

堆场欲生耳,栖亩将陆沉。

常赋虽半释,杂科起相寻。

凶年每多暴,此忧及山林。

号呼天不闻,有言不如喑。

愿见云解脱,秋阳破群阴。

(0)

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

闻君归去便招呼,笑语不知清夜徂。

结束佳人试银甲,留连狂客恼金吾。

烛花零落玉山倒,诗笔攲斜翠袖扶。

暂醉何年依锦瑟,东斋还复卧氍毹。

(0)

咏竹二首·其一

湖滨宜草木,修竹可三寻。

廛居多野思,移种近墙阴。

及尔迷未醒,方予热正侵。

无嫌不逮本,地薄肯成林。

(0)

李邦直见邀终日对卧南城亭上二首·其二

东来无事得遨游,奉使清闲亦自由。

拨弃簿书成一饱,留连语笑失千忧。

旧书半卷都如梦,清簟横眠似欲秋。

闻说归朝今不久,尘埃还有此亭不。

(0)

木山引水二首·其一

引水穿墙接竹梢,谷藏峰底大容瓢。

将流旋滴庐山瀑,已尽还来海上潮。

乱点落池惊睡觉,半山含润沃心焦。

瓦盆一斛何胜满,溢去犹能浸菊苗。

(0)

次韵毛君见督和诗

新诗落纸一城传,顾我疏芜岂足编。

他日杜陵诗集里,韦迢略见两三篇。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