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那似定山佳,学种平湖十里花。
天地何尝无雨露,春风原不择贫家。
诗篇到老贪明月,酒盏寻常酌晚霞。
谁谓卑官无好况,风前乌帽几回斜。
源泉那似定山佳,学种平湖十里花。
天地何尝无雨露,春风原不择贫家。
诗篇到老贪明月,酒盏寻常酌晚霞。
谁谓卑官无好况,风前乌帽几回斜。
这首诗以“承庄定山和答过访之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生活情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态度。
首联“源泉那似定山佳,学种平湖十里花”,以“源泉”与“定山佳”对比,赞美定山之美,接着以“学种平湖十里花”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颔联“天地何尝无雨露,春风原不择贫家”,运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哲理,指出天地间自有公平,春风不会偏爱富贵之家,寓意人世间也应秉持公正平等的价值观。
颈联“诗篇到老贪明月,酒盏寻常酌晚霞”,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尾联“谁谓卑官无好况,风前乌帽几回斜”,以自嘲的口吻,展现诗人虽身处卑微之职,却依然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体现了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生活情境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恨逐秋风去。纵频年、天涯飘泊,芙蓉北渚。
红烛新欢圆好梦,今日旧愁无与。
尽抱得、名花解语。
我欲赠君无所赠,拟留声、及其关雎贮。
歌一曲,双双伫。回头故国皆离黍。
唤卿卿、相将携手,一■托处。
私爱公仇难舍却,把剑同看牛女。
试仰诉、神仙伴侣。
满地胡尘谁净土,问几时、汉日光如许。
定情后,凄吟绪。
入秋来,渐见青林歇。雨后吴山清发。
点点早霜红紫别。朝曦朗,林阴滑。
烟初惹起村舂,钟余打沉山月。骤凉飙窗缝吹裂。
充隐白屋心,痴梦青云阙。老去襟尘方彻。
翠竹苍松留恋切。看早晚,黄花节。
杯在口、菊斟芳,糕在手、盘堆雪。且休辜、里老张设。
中郎析字闻?臼,辞成几多辛苦。
翠墨影精灵,只沈沈千楮。物缘随好聚。
耐寻觅、烛烧茶煮。万事全抛,十行俱下,访来寰宇。
野馆憩诗心,重门闭、毡余瘦烟堪语。
眼际石华,应也青藜煜吐。却须词笔谱。
检欧剩赵残教补。指图里、一榻寻君,细细量钗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