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然铁如意,红粟结葳蕤。
十瓣团葩出,孤根密缕垂。
寒风吹不动,光燄照书帷。
黄昏至夜半,有喜报人知。
卷然铁如意,红粟结葳蕤。
十瓣团葩出,孤根密缕垂。
寒风吹不动,光燄照书帷。
黄昏至夜半,有喜报人知。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灯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画面。"卷然铁如意"开篇以奇特的意象,将灯芯比喻为铁如意,暗示其坚韧与不屈,犹如古代文人手中的玩物,也寓含着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红粟结葳蕤"则形容灯花如红色谷粒般密集,形态繁复,生动展现了灯花盛开的景象。
"十瓣团葩出"进一步描绘了灯花的细致结构,花瓣状的火花如同十朵盛开的小花,增添了视觉美感。"孤根密缕垂"则写出灯芯虽单薄,但燃烧时的光芒却绵延不断,形成一道道细密的光线。
"寒风吹不动,光燄照书帷"两句,通过寒风的反衬,突出了灯花在寒冷中坚韧不灭,照亮读书人的夜晚,寓意着知识的力量和坚韧的精神。最后两句"黄昏至夜半,有喜报人知",表达了诗人对于灯花点燃希望,传递喜讯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知识传播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灯花的形象,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问的敬仰。
人生一沤浮,何适非暂寄。
会须脱尘劳,谈文不谈利。
开轩得此君,意惬投宿嗜。
未堪食凤凰,已足巢翡翠。
惜哉小窗栊,此地久何閟。
想当未辟初,宁免簿书累。
高人一披拂,便有无穷意。
纷纷市廛子,冠盖乱如沸。
倘令见清标,魄褫复丧气。
客如王子猷,不速端可致。
嗟予饱忧患,久矣无佳思。
旧学已榛芜,闻一岂知二。
市肆罗无目,聊为将军地。
斗酒诗百篇,是乃公能事。
姓氏详闻月旦推,典刑尚可一斑窥。
义高诺重人皆仰,券失金存自不欺。
富贵浮云曾唾去,死生幻泡独先知。
一经教子阴功远,印绶累累看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