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年来朋友多称所交某公某卿为老师者因赋一首》
《年来朋友多称所交某公某卿为老师者因赋一首》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年来俗客似禅缁,开口人人王老师。

何处得鳞皆透网,谁家有米各经筛。

本无桀溺问奚自,刚道刘君胜自知。

此语但能亏雅道,旁观冷眼为攒眉。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反思。诗人林希逸以幽默而讽刺的手法,描绘了当时社会上流行尊称他人“老师”的风气。通过“俗客似禅缁”这一句,形象地将那些盲目跟风、不加思考地尊称他人“老师”的人比作“禅缁”,即模仿僧侣穿着的俗客,暗示这种行为缺乏真实内涵和独立思考。

“开口人人王老师”则直接点明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每个人都在称呼他人时冠以“老师”之名,仿佛这是一种身份或地位的象征。接着,“何处得鳞皆透网,谁家有米各经筛”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指出在这样的风气下,无论何人、不论其真实能力或成就如何,都被赋予了某种权威或知识的象征,如同鱼儿被网捕捞,粮食被筛过一般,显得有些荒谬和夸张。

“本无桀溺问奚自,刚道刘君胜自知”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无知和自大。这里引用了“桀溺”这一典故,桀溺是春秋时期隐士,此处借指那些自以为是、不懂装懂的人。诗人通过“刘君胜自知”这一假设,讽刺了那些自以为了解一切、实际上却一无所知的人。

最后,“此语但能亏雅道,旁观冷眼为攒眉”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评。他认为这种尊称“老师”的做法不仅损害了真正的学术道德(雅道),也让人感到尴尬和无奈。通过“旁观冷眼为攒眉”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的忧虑和批判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深刻揭示了宋代社会中一种虚伪、浮夸的风气,以及对知识和教育的浅薄理解,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精神。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初春感事二首·其一

马迹车声是处忙,经旬无客到龟堂。

水初泛溢黏天绿,梅欲飘零特地香。

世事纷纷人自老,岁华冉冉日初长。

百钱不办旗亭醉,空爱鹅儿似酒黄。

(0)

出游四首·其三

吴地清明未减寒,梨花初动杏花残。

平沙漫漫人争渡,微雨萧萧客跨鞍。

野寺吹螺作春会,山邮籴米具朝餐。

已开九帙吾何觊,时说金丹强自宽。

(0)

冬夜醉归复小饮

野外归来晚,空庭露气新。

乍晴云妒月,多病酒欺人。

倚杖行吟久,投杯起舞频。

早梅消息动,春事渐关身。

(0)

水亭

日淡暑犹薄,雨馀风更清。

翛然水亭立,试此葛衣轻。

晒粉怜孤蝶,穿枝喜晚莺。

谁知簿书里,也复得吾生。

(0)

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归

落日愁思把钓钩,南邻借得采菱舟。

湖心月上明如昼,树杪风生冷逼秋。

壮岁功名惭汗马,暮年心事许沙鸥。

桐江一叶真奇策,莫为儿曹作滞留。

(0)

午坐

茶杯凝细乳,香岫起微云。

树影窗间见,禽声屋角闻。

流年易抛掷,旧学失锄耘。

师友今零落,何人为运斤。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