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冠归去一身轻,瑶草华阳洞里耕。
仙令祇今多少在,丹成凫鹤自来迎。
挂冠归去一身轻,瑶草华阳洞里耕。
仙令祇今多少在,丹成凫鹤自来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官归隐,投身于自然之中的生活场景。首句“挂冠归去一身轻”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辞官后的轻松与自由感,仿佛卸下了沉重的官职负担,心灵得到了释放。接着,“瑶草华阳洞里耕”则展现了一幅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主人公在瑶草丛生、风景如画的华阳洞中辛勤耕作,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后两句“仙令祇今多少在,丹成凫鹤自来迎”则充满了神秘色彩和超脱世俗的意味。这里“仙令”可能指的是仙人的命令或指引,暗示主人公在归隐之后,与仙界有所联系,或是得到了某种超凡的启示。而“丹成凫鹤自来迎”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修炼成仙后,被仙鹤迎接的情景,象征着他达到了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升华,与自然界的灵性生物建立了和谐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世俗官场到自然隐居的转变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自由、自然与超脱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和对个人精神境界提升的思考。
南山面离名独尊,大气凝结从乾坤。
齐鲁诸山莫相并,肯下玄圃并昆崙。
半空形势耸霄汉,众岫环绕同儿孙。
高岩灵草孕奇叶,绝顶古树蟠深根。
登临下望九州小,青烟几点浮朝昏。
神仙隐处不可问,洞府霞彩蒸春温。
天台迥隔几千里,避地疑有桃花村。
弥高仰之在积累,黄君厚重名德存。
祥凤满堂遇初度,瑶席正开罗酒樽。
冈陵有诗旧所祝,仁者□寿称鲁论。
珍珠帘逗银蟾光,葳蕤绣帐垂兰堂。
阿侬不似青楼娼,也学搊筝来奉郎。
弦声未和频促柱,更启樱唇歌白苧。
琼筵酒荐鲤鱼尾,洞房夜烧灯燄紫。
翠被叠床春薿薿,骨醉锦鸳娇不起。
花梢香露扑窗纱,一任井阑啼曙鸦。
天街寒月,隔碧城十二,相思消瘦。
约略银墙西去路,隐隐雷声车走。
绿意能通,红腔细拍,半醉春微逗。
湘帘低卷,篆香吹漾巾袖。
念否杜牧凄凉,困眠纸帐,一榻灯如豆。
屈戌重关飞不到,默数朦胧残漏。
有梦都遮,无愁与诉,欲睡沈吟又。
虚阑踯躅,冻梅有鹤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