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其三唳天》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其三唳天》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引吭向层霄,声闻期在耳。

鼓吻意岂疏,知音何已矣。

安得九皋同,流响入万里。

(0)
翻译
放开喉咙向着高空鸣叫,只希望声音能传到耳边。
鼓起双唇表达心意并未减少,但知音何处寻觅已无多。
如何才能与九泽的鹤共鸣,让我们的声音响彻万里之外。
注释
引吭:放开喉咙。
层霄:高空。
期:期望。
在耳:传到耳边。
鼓吻:鼓起双唇。
意岂疏:心意并未减少。
知音:知心朋友。
何已矣:何处寻觅已无多。
安得:如何能够。
九皋:九泽(泛指广阔的水边之地)。
同:共鸣。
流响:响彻。
万里:万里之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名为《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其三)唳天》。诗中,诗人以鹤鸟鸣叫为引子,形象地表达了对高远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引吭向层霄"描绘了鹤鸟振翅高飞,向着天空发出鸣叫的场景,显示出其不凡的志向。"声闻期在耳"则暗示了诗人期待自己的声音能够传达到远方,希望能有共鸣者听见。

"鼓吻意岂疏"进一步刻画了鹤鸟的神态,表达出它们鸣叫时的专注与深情,仿佛在诉说内心的情感。然而,"知音何已矣"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中缺乏真正理解者的遗憾,感叹知音难寻。

最后两句"安得九皋同,流响入万里"更是升华了主题,诗人渴望有如九皋(古代传说中的大泽,象征广大无垠)般的广阔天地,让自己的声音能够传遍遥远的地方,寓意着理想中的精神交流超越了现实的局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物抒怀,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追求卓越、渴望知音的心境,展现了宋诗含蓄深沉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中秘黎公挽词·其一

一代词宗丧,三朝侍史荣。

芸香馀旧草,风雅变新声。

宦路终蓬阁,归魂必玉京。

茂陵求见及,犹想禅书成。

(0)

忝珠篇赠张孟奇寿母

罗浮女真宅,忝珠岩壑重。

下临云母溪,上接玉鹅峰。

昔日㛹娟子,于此炼玉容。

玉鹅腾云驾,云母倚月舂。

风凄琼液冷,日暖金膏溶。

霓裳月下飏,瑶草霜前茸。

袅袅绿云间,锵锵环佩逢。

自馀众女仙,霞袂纷相从。

洞中命鸾鹤,天外摘芙蓉。

君家住其下,卜筑蹑前踪。

归来奉篮舆,时往策仙筇。

玉女鲍何辈,颜色桃李秾。

遗尔紫霞酌,缄之白云封。

懿此北堂护,茂彼南涧松。

(0)

入毗陵

才及荆南界,已听吴趋吟。

云阳去方始,闾浦遂前临。

包橘洞庭岸,宿莽具区浔。

节物随行变,风潮无厌侵。

问我胡闻见,不惮历高深。

自多往古慕,匪直远游心。

此邦有季子,是我夙所钦。

其人没已久,英风流至今。

如何末世士,声利竟相寻。

昔贤轻脱踪,末路重分金。

鸱鸢嚇腐鼠,鸾凤翔丹林。

誓将返吾驾,没齿首阳岑。

(0)

独酌梅花下走笔索陈山人画梅

我醉梅花下,思君画梅枝。

瑶华看不足,画里或传奇。

绮月乍图影,香风时冷肌。

早来盻庭霰,羞涩不成姿。

昨宵感我梦,彼美好容仪。

既梦忽复觉,芳魂谅在兹。

安知非画里,恍惚使人疑。

烦君写此意,远寄瑶台妃。

(0)

与坐客咏席上所见效小庾体十一首·其六咏香炉

斑升翡翠点,杂用金银涂。

诡制侔周鼎,奇形出汉模。

翠翘案上拂,鸳被帐中需。

终宴含香侍,兰烟飘座隅。

(0)

采莲曲·其二

妆成翻自爱,临水照娥眉。

荷筒误攀折,撩乱不成丝。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